注意预防咽部,肺部,泌尿道感染,以免感染加重慢性肾病病情。感染后应及时使用药物控制感染,严禁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两性霉素等有损肾脏功能的抗生素。
避免受凉,劳累,腹泻,创伤等。生活与工作压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与慢性肾病发病率升高有关。
积极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以免加重肾脏血管损害。慢性肾脏病多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很多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发疾病都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其中糖尿病引起的肾损害、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是慢性肾脏病发生的两个主要常见原因。
饮食调整。进食优质、低量蛋白饮食,适度食用高热量食物以及补充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控制钠、钾、磷、嘌呤及脂质摄入。高盐、高蛋白饮食、抽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肾脏病不断恶化,并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
进行适度运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缓肾脏功能的恶化。
在生活行为方面,相较普通慢性肾病患者,尿毒症患者更需严格遵守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饮食方面,除了保证摄入优质蛋白、足够热量及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外,尿毒症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调节饮食频率,可酌情使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有效的营养吸收。运动方面,尿毒症患者应采取规律和适度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运动后适当按摩可减轻疲劳,亦有益于控制疾病的进展。
患者情绪因素会影响尿毒症的治疗。目前尿毒症的肾替代治疗方法有两种:肾移植或维持性透析治疗,后者主要指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的情绪对尿毒症治疗过程也特别重要,信心不足,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因素,均不利于尿毒症的治疗。因此,丁嘉祥教授提醒尿毒症患者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态,既要对尿毒症本身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又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建立信心,保持耐心,坚持治疗,这样才能对自身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柏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