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的是,经济学家对2013年头三个月的增长率曾有3%的预测,因此,在商务部公布数字后,股市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应声下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美国经济究竟复苏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同时需要指出,复苏也是脆弱的。
首先,作为美国经济主要推动力的私人消费支出明显回升,私人消费为第一季度整体增幅贡献了2.2个百分点就是一个明证。私人消费支出的回升在于家庭债务正在减少,家庭财务状况开始改善。目前,美国失业率处于下降通道,今年头两个月的失业率分别为7.9%和7.7%,是2008年12月以来的新低,而非农就业人数今年2月达到23.6万人的新高。这表明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的需求,反映了经济在逐步复苏中。
其次,美国的工业产出、居民收入、就业市场、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等主要经济指标自2012年以来逐步趋好,尤其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正在升温,住房空置率降低,租房相对购房价格回升较快,进一步推动居民对自有住房的投资。从历史上看,房地产市场通常占GDP的5%,而如今只占GDP的2.5%,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是美国经济的利好。
第三,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显著。这意味着私人部门对未来的经济趋势总体上呈乐观态度,看好今后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政府大规模救助以及依赖政府开支和政府政策刺激经济的方式面临退出。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将重新转向私人部门,而私人部门需求走强正是美国经济复苏的最大特征。
但是,美国经济依然面临重大挑战。
●财政政策力度受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以美国政府的自动预算削减的启动为由,将美国的经济增长前景进行了向下调整,认为美国今年GDP将增长1.7%,而非此前预期的增长2%。因为消费者开支的增加推动了经济增长率,但政府削减开支对消费者开支增长起了遏制作用。美国两党预算争斗导致奥巴马政府仓促实行自动减支,仅2013年9月30日结束的本财政年度就要减支420亿美元,随后还要进一步减支。
●长期失业率堪忧。尽管失业率自2012年9月份以来已降至8%以下,但以2012年8月为例,美国有36.8万名劳动者放弃寻找工作,劳动参与率仅为63.5%,创下198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长期失业率则达到历史上的最高点40.6%(失业超过6个月或以上)和31.4%(失业一年或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工作的流失和政府工作的缩减,结果是中产阶级的减少和低收入阶层的扩大,并抑制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私人消费。
●政策刺激退出后经济前景不明。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的刺激对于此次美国经济复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当前依然持续着。但正如财政政策业已退出一样,量化宽松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因此,经济虽增长,复苏有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