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地图上可以划出一道由南欧经北非和中东通往南亚的“失业之弧”。这里既有陷入欧债危机的发达国家,比如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经济衰退削弱了这些国家的劳动力需求,年轻人首当其冲。也有劳动力市场跟不上人口爆炸的新兴市场国家,比如印度和埃及。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形,年轻失业者的街头抗议和暴力犯罪都是令人头疼的社会乃至政治问题。
与通常的观点不同,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认为可以依靠简单的经济增长来解决失业问题,因为企业仍然在抱怨找不到拥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因此,改革劳动力市场和改善教育成了十分重要但也非常困难的选项。
就前者而言,除了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政府应该在帮助年轻人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德国政府为长期失业者支付就业后头两年的部分薪水。北欧国家为年轻人就业或接受培训提供“个性化方案”。但对于南欧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廉价”的办法则是帮助小微企业获得经营执照、批准更多的建筑项目,或者允许商店在夜间营业等。
就后者而言,关键不是教育年限,而是教育的内容。因为无论在英美还是北非,大学生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越来越难。这意味着需要重视科学技术,提升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从而缩小教育与工作之间的差距。德国长期坚持的职业学校体系和学徒制就是很好的榜样。另外,企业也需要转变思维,为开发年轻人的潜质投入更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