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去香港买金饰,要比内地合算些。不过,在香港买金饰的“规矩”与内地不太一样,如计价单位、成色标识等。赴港“淘金客”应做好功课,记牢一些注意事项。
计价单位差别很大
“内地客”赴香港买黄金饰品,要精于利用手机计算器,随时参考人民币与港元汇率比价,看清卖出价还是买入价,才能买回性价比更高的“金品”。
比如,5月1日香港主流品牌金店的足金金条卖出价为14590港元/两,当天内地千足金金条售价为375元/克。在内地买金条或黄金首饰,店家都按克计价,但在香港买黄金,计价单位变成了两。而且,这个香港的“两”与内地的“两”不是同一回事,曾有不知情的内地顾客以为捡到了大便宜,其实是误解。
据了解,内地的“两”指50克,一斤等于10两。但在香港,“斤”和“两”是中国传统的概念,即一斤是600克,一斤等于16两(“半斤八两”的说法即源于此),一两等于10钱。折算下来,香港的一两约等于37.5克。也就是说,无论是香港的珠宝店,还是金铺、当铺,商家标注的每两多少港元的标价牌,换算为每克多少钱,不是内地顾客通常以为的“除以50”的概念,而是“除以37.5”,千万不要犯糊涂。
“港金”约便宜10%
由此可见,5月1日香港金条售价14590港元/两,折算为每克价格为14590除以37.5,等于389港元/克,再按港币兑人民币汇率“打8折”计算,约为311元/克。这个价格与内地售价375元/克相比,每克便宜64元。业内专家介绍,香港黄金之所以比内地价格便宜,主要是没有增值税和关税。
此外,“淘金客”要知道,内地黄金饰品价格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挂牌价和手工费。而香港则包括三部分,即纯金价格、佣金(一般为纯金价格的2%-3%)、手工费(一般为纯金价格的0.5%-1%)。上面的内地与香港金条售价,尚需把附属价格加起来,才能进行换算比较。一般香港的黄金首饰的手工费比内地要高,制作较为复杂的款式,佣金和手工费会接近占到金价的5%。总体算下来,香港黄金饰品约比内地便宜10%。
不过,对于金条、金币等投资型黄金品种,香港与内地的价格差距并不大。比如,昨天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5约为每克294.5元,而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即贵金属交易市场)的“人民币公斤条合约”现金货交收价约为290元/克,只比上海黄金市场低每克4.5元。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价格比内地便宜以外,香港的黄金饰品的成色也普遍比内地高一点。即使那些在内地和香港均开设金店的知名品牌,在两地的首饰成色也不完全一样。香港的黄金首饰基本以99.99%的成色为主,而内地则以99.9%为主(即千足金)。前者更“足赤”,工艺水平也更高,更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黄金消费心理。
保管好收据很重要
黄金很热,却存在消费误区和风险,例如个别不良商家通过黄金加铱摊薄成本,赚取黑心钱,时有曝光。香港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去年有564名投诉人就钟表珠宝店销售的货品寻求协助;今年首季其接获189宗涉及珠宝钟表销售的投诉,比去年同期的143宗增加了46宗。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提醒消费者:根据1985年《商品说明条例》中的黄金标注令规定,售卖金饰的商店须在商品上印上成色标注,商品的合金量须与标记相符。在购买金饰时,应选择信誉好的商号,并留意金饰上是否刻注其含金量与商号名称,并索取注明金饰的含金成分、价格、重量等收据,以备投诉之用。
同时,消费者在香港购买金条等,日后可能涉及回售变现的问题。香港的金饰店通常都提供回购由其售出的黄金制品的服务,但会要求消费者出示购买时的单据以资证明。因此,消费者购入金饰后,应将收据妥当保管好。
金银进境税率为10%
有的内地客赴港抢金,一出手就买几十万元,则可能在入关时遇到问题。近来,因超额携带黄金,返回内地入关时遇到问题的案例有所增加。据有关媒体报道,罗湖和皇岗口岸近日查获多宗携带超额黄金制品入境的个案。
海关部门提醒赴港购买的内地旅客,不要触犯有关法律,如携带金、银及其制品入境,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一般不宜超过50克,超量须向海关进行书面申报。如隐瞒不报、虚报或用其他方法逃避监管的,海关有权依法处理。如涉嫌走私活动,将承担法律责任。
查询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归类表》的相关规定可知,对于“金、银、珠宝及其制品,艺术品、收藏品”,海关征收的税率为10%。这基本上抵消了香港金饰相对于内地的价格优势。
本报记者 刘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