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两个爱逛街女孩的美丽事业:~~~
两个爱逛街女孩的美丽事业:~~~
     
2013年05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个爱逛街女孩的美丽事业:
用“中国语言”打造原创饰品
叶薇
■ 张沙娃和方海燕为产品做模特
  因为找不到自己心仪的饰品,两个年轻女孩萌生了自己设计与制作的念头,她们在瑞金二路上开了一家原创首饰小店,创办上海素原首饰有限公司,短短7年间已拥有全国70多家门店。她们创立的“新中国风”高端银饰设计品牌在去年的伦敦国际时尚周上惊艳亮相。  

  买不到就自己做

  经过4年的工业设计专业学习,2000年,张沙娃跨出无锡轻工业大学校门,迈进上海一家从事企业形象包装的国企。她在那里碰到了挚交方海燕。闲暇时,两人爱一起逛街,默契到分头逛却不约而同买到同一款衣服,最爱淘一些富有特色的小玩意。

  两个女孩渐渐发现,市面上的时尚首饰差异很大,要不是奢侈品牌,要不就是地摊货,找不到品质既好、又价格适中的饰品;更谈不上什么富于创意、体现个性、有设计感了。这时,一个灵感几乎同时在两个人的脑海中点亮:“我们何不去做首饰呢?做我们自己喜欢的首饰。”

  既要品质好,又要有可塑性,还要有文化表现力,两人讨论许久,把材料定在了银上。2005年,张沙娃与方海燕一起辞职开始了一段追梦旅程。两个人取各自英文名的一个字母,张沙娃"Sara"与方海燕"Ula",打造了“SU素”品牌。

  瑞金二路上一个20多平方米的小店承载了她们的创业梦想,从店面选址,到装修布置,再到接待客人,从把闪现的灵感变成设计图纸、到产品的盯样、制作、包装等一连串的繁复工作,一一从头学起。因为批量很小,她们只能找家小作坊求别人代做。“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设计构想,我们也会自己动手打样。”为了更好地传达附着在作品上的情感,“SU素”成立了自有加工作坊,不断吸引和培养手工艺人。在泥塑、錾刻、抬压等传统技艺上储备了较强的人员力量,独创了机器浇铸与手工加工结合的生产方式,为规模量产打下了基础,也保有了‘SU素’产品的独特风格。

  这家小店在成立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这说明我们找准了市场需求,很多女孩买不到喜欢的饰品,SU素一出来马上受到追捧。”张沙娃说。  

  诠释“新中国风”

  热爱设计的张沙娃和方海燕,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她们工作的地方,瓷器、茶、竹子和古典家具随处可见,而她们也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融入到作品中,开创出了“SU素”新中国风的创作风格。

  所谓新中国风的“新”,是巧用中式美学元素,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在形态、色彩、材质、比例上的创新。张沙娃和方海燕不希望一提到中国风,就是中国结、如意扣、龙凤祥云这些单一的符号。她们相信,真正好的设计所表达的,是传统文化里的意境和情怀,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图案。

  灵感,首先来源于牡丹。经过反复设计、打稿,和手艺工人讨论、改样,最终使用了金银錾刻、抬压技法等制作工艺,将牡丹的芳华完美固定在银饰上。随后,她们尝试银与青花瓷、顾绣、红木等多种材质相结合,均取得成功。“我们只是撷取了中国元素无数碎片中的点滴,若能真诚用中国元素讲故事,会让产品萌发想象不到的吸引力。”

  张沙娃把对生活的想象尽可能渲染在自己的作品中。她爱逛街,最爱淘旧货。玳瑁嵌银的手镯、古玉镶银的耳坠、宝蓝银雕花的链坠、蝴蝶般的镀金银帽花……这些从古玩市场淘到的银质旧物,是她的最爱。“过去,只是纯艺术欣赏,现在淘到一个宝贝,总想着能不能运用到作品里。”

  从兴趣到事业,从设计师到企业管理者,张沙娃面临很多新课题。“设计师也要有商业触角。”如今,无论是参加艺术展还是时尚秀,她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升品牌价值。张沙娃和方海燕还自己出马当模特、拍海报。她们相信,“中国元素”是中国品牌能够成为国际品牌的基础,她们的梦想不仅在于让“SU素”成为中国创意银饰的第一品牌,更希望它能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年报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年报解读
   第B06版:年报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年报解读
   第B08版:年报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年报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4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把“聪明的钱”借给陌生的你
用“中国语言”打造原创饰品
新民晚报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B14用“中国语言”打造原创饰品 2013-05-03 2 2013年05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