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社会·生活/长三角
     
本版列表新闻
~~~——记泰州舍身勇救落水少年的教师杨向明
~~~——记泰州舍身勇救落水少年的教师杨向明
~~~——记泰州舍身勇救落水少年的教师杨向明
~~~——记泰州舍身勇救落水少年的教师杨向明
~~~——记泰州舍身勇救落水少年的教师杨向明
~~~——记泰州舍身勇救落水少年的教师杨向明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座城送别一个人
——记泰州舍身勇救落水少年的教师杨向明
张小燕 梅璎迪
  本月初,泰州教师杨向明在勇救落水少年时不幸牺牲。这位年仅41岁的年轻教师,在体力严重透支、仍可选择全身而退独自上岸的关键时刻,却始终没有放弃紧抓男童的手。

  冒雨送别平民英雄

  5月8日,天空飘起绵绵细雨。在泰州寄思园里,泰州市海陵区北山社区退休老党员赵连璧,冒雨骑着自行车赶到泰州市寄思园,用白色鲜花告别一位素不相识的平民英雄。“英雄永逝浩气贯日月,天地致哀青史留向明。”“精心育英才无愧至尚楷模,舍身救学童堪称最美教师。”……寄思厅内摆满的花圈和挽联,寄托了泰州社会各界对这位逝者的无限哀思和崇敬。

  时间回到5月1日下午3时半左右。海陵区中山社区东城河13号居民楼附近,13岁男孩小越(化名)在玉带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河里。杨向明当时正在附近倒车,听到呼救声后,他立即停车跑去救人。从汽车里跑到桥上,再跨过栏杆去救人,整个过程他只用了8秒钟。

  附近居民王伟荐当时正在阳台上晾衣服。她看到,杨向明衣服都没脱就毫不犹豫地跳下河,一把抓住小越往岸边游。小越却突然从背后用手抱住杨向明的脖子,杨向明渐渐体力不支。见情势危急,有围观群众急得让杨向明先掰开小越的手,上岸后再想办法救小孩,但他却用一只手死死挽住孩子的身体不愿放手,最后两个人沉入水中。

  陆续赶来的4位热心市民跳入河中,经过几分钟的摸索,先后救出了杨向明和男孩,并分别给两人做了人工呼吸等救援措施。等120赶来时,两人都已深度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重症科救治。遗憾的是,经过6天6夜全力抢救,5月7日18时09分,见义勇为、勇救落水学生的“最美教师”杨向明还是永远地离开了。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杨向明抢救期间,他的办公桌被同事们每天整理得很干净。办公桌的中央有一朵漂亮的花,那是他的学生悄悄送的。“我们大家都在为杨老师祈福,期待他早日康复。”同事曹玮说。“杨老师是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他的汽车后备箱里常备着锤子、救生衣等急救用品。大家曾笑着怀疑,真到要救人的时候,是否来得及穿救生衣?他当时笑着答道,会的,要先保护好自己再救人。但真的碰到有人危在旦夕时,他根本就顾不上自己了。”听到噩耗,曹玮潸然泪下。

  1972年10月,杨向明出生在泰兴市虹桥镇清水村一个教师世家。遵循家中族谱,男孩名字的第二个字都为“向”,父亲杨镇祥给儿子起名“向明”,“希望他永远都向着光明与美好。”

  在妻子任晓红的眼里,杨向明是个温柔体贴的好丈夫、好父亲。平时散步的时候,夫妻俩总是十指相扣。在抢救丈夫的日子里,任晓红每天都会和丈夫说上几句“悄悄话”:“我听你的话,吃了药,挂了水,嗓子好多了。那么,我的话你也要听:一定要挺住!” 

  杨向明曾任职过的蒋华镇中心小学条件不好,低年级教师休息室里没有取暖设备,到了冬天特别冷,杨老师就自己买了一个发热垫,放在了休息室让老师们焐手。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杨向明也给予“特殊照顾”。学习跟不上,课后义务给他们补课;家庭条件不好的,杨老师还会自己出钱买文具送给他们,说是对他们学习进步的奖励。

  灵堂里,挂着杨向明生前的照片。方方的脸,戴一副近视眼睛,浅浅的笑容。杨镇祥说,自己一直不敢多看这张照片,看一眼,眼泪就不自觉地出来了。“他一直都很善良、随和,待人真诚,在那种情况下,他做出这种举动,我们一点也不意外。”老人轻声说,“我就想告诉他,以后家里的担子我来挑,不要担心。”

  壮举滋养大爱之城

  杨向明生活的泰州是座有大爱的城市,从全国道德模范张云泉,到“法官妈妈”陈燕萍,再到众多的“泰州好人”,一个个道德模范成为城市传承文明的旗手,一个个爱心故事成为大爱之城最温润的滋养。

  为表彰杨向明的先进事迹,江苏省文明委发出向杨向明同志学习的决定,省文明办追授杨向明“江苏好人”称号;中共泰州市委决定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泰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认定杨向明的义举属于见义勇为行为。泰州市教育系统已开展向杨向明同志学习的活动。

  本报通讯员  张小燕  本报记者  梅璎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长三角
   第A2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8版: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培训
   第B10版:招生移民/人才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一座城送别一个人
安吉一中学开设手语班
南京年内新增1600出租车
缘定浙大
宁波有公共自行车
不上幼儿园改读四书五经?
新民晚报社会·生活/长三角A26一座城送别一个人 2013-05-22 2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