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随本市多个文艺院团的剧组赴国内外作演出报道,有机会在欣赏经典剧目超凡艺术魅力的同时,感受经典艺术带给我的人生感悟和思考。随上海电视台组团演出的采访报道也有一次。虽只一次,但印象最为深刻。
那是2005年春,沪上著名节目主持人叶惠贤所在的今夜娱乐文化影视公司,邀请了由潘虹、达式常、濮存昕、顾永菲、田海蓉等影视和话剧界明星组成的“全明星阵容”,再度把上海版《雷雨》搬上舞台并赴京演出,引起轰动。而《雷雨》在北京首场演出中的两次巧合,留给我美妙的人生记忆……
那年的4月18日,也就是上海版《雷雨》在京首演当天,恰好是《雷雨》剧中人物“鲁侍萍”的生日。当饰演“周朴园”的达式常对饰演“鲁侍萍”的顾永菲说“你的生日——4月18日——每年我总记得”时,观众席中发出了一阵阵躁动。今天不就是4月18日吗?当戏演完,演员谢幕,观众准备退席时,也许是依然处在戏剧中4月18日和生活中4月18日巧合的兴奋中,一楼后座突然传出一位姑娘的高喊声:“祝‘侍萍’生日快乐!”顿时,全场先是一片哗然,继而会心大笑——这是观众对久违的中国经典名著的渴盼——生活的巧合和心灵的召唤如此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而让人觉得更有深意的是,当晚10:30,当观众见证了上海版《雷雨》中十分完美逼真的“电闪雷鸣”,欣赏完话剧纷纷离场归家时,白天还是晴空万里的北京竟然真的打起了霹雷,下起了暴雨。北京的观众说,“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演员的真情演绎感动了‘上苍’;上海版《雷雨》催醒了北京今年的第一声春雷。”
那天演出结束,我采访完上海版《雷雨》制作人叶惠贤,曹禺的女儿、作家万方和剧中担纲主演的著名演员潘虹后,从演出场地——北京保利剧院回宾馆时,已是深夜。刚才还是雷雨大作的天气,此时却风平“雷”静,天空中还飘忽着一圈紫红色的月晕。叶惠贤显得很兴奋,一路上,他向我聊起了他儿时的经历。他说,他小时候是个话剧迷,读书时几乎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在话剧上了。那时,为了看上一场戏,他常常把好不容易积攒的7毛钱用去买一张票。每次从兰心大戏院看完戏后,连乘车的车费都拿不出,只得徒步回家。叶惠贤说,是众多经典名著给了儿时的他一个舞台的话剧梦;上海版《雷雨》的成功,终于圆了他的梦。这是由于经典作品的力量所在……
至今,我还常常会回想起那年上海版《雷雨》在北京演出时的情景。它留给我的,不仅有北京春天里自然界风雨瞬变的奇妙回忆,更有感悟经典的人生体验——因为,当你品读或观赏经典作品时,如同经历了一次心灵旅游,可以让你心境的自由空间变得更加美丽、神奇、博大和丰富,你的人格力量,也会随同经典的力量同时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