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红会“强捐”违反慈善伦理
秦丹
  秦丹

  江苏盐城被曝强制干部捐款,并按级别规定数额,此举遭舆论质疑。不料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李新平的回应很是雷人,竟然说财政供养人群的收入相对稳定,对他们提这样的要求,“我觉得一点不过分”。

  地方靠文件给红会“筹款”,再次坐实公众对红会“官办慈善”的指责。红会省级机构负责人的回应措辞,让我们看到了红会对自身功能的认知程度,打着慈善的名义行强捐之实,真是不知慈善为何物,叫人唏嘘。

  说心里话,红会的组织能力和举办慈善事业的经验,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被任何慈善组织代替。中国社会需要慈善,需要红会。但是,红会在回归公信力的路上,总出这样那样的岔子,在公共事件中一次又一次地失分,尤其是在慈善意识方面显出的不觉悟,很难让红会在短期内重拾公众信任,这是令人遗憾的。

  慈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援助,强捐不是出于捐赠者的内心,而出于索捐者的胁迫,违反慈善伦理,就离慈善的本意十万八千里了。最近,浦东周浦镇小学的捐款被质疑强捐;又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强捐明码标价:普通学生10元,班干部30元,拿助学金奖学金的50元,入学生会的30元,学校还以不捐款取消助学金奖学金来威胁。在现实生活中,上级向下级索捐、学校向学生索捐,单位或组织向个人索捐的,还真不少。强捐往往是一种长官意志的体现,越是在行政化的体系内,越容易得逞。就连大学这样的地方,也难以幸免。

  以行政命令要求捐款,这不仅伤害捐助者的感情和热情,也助长了慈善运作者对慈善事业不求甚解的轻率态度。正是因为连红会省级机构的负责人,也不懂得慈善的真正含义,才会有对“收入相对稳定”者提要求,“一点不过分”的回应。从措辞看,李新平不像一位慈善工作者,更像一位“官老爷”;他所说的话实在太缺乏专业素养,透着一股“想当然”的跋扈气。

  其实,这种在公益活动中下个命令、发个文件,一个通知或一个指令,没有协商、没有对话的做派,是某种行政生态的延伸。不仅在行政单位,就是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人和人之间只有下命令与服从命令的关系,何来温情,何谈企事业单位的慈善文化呢?

  对慈善缺乏专业思考的李新平,他认为强捐“不过分”,他这种跋扈气,正是因为红会有“官办慈善”的跋扈行为,才得以成就的。这种气息,如果连红会省级机构的负责人都去不掉,红会前途堪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长三角
   第A2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8版: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培训
   第B10版:招生移民/人才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红会“强捐”违反慈善伦理
“奇葩的哥”的启示
车祸幸福感
让不幸家庭有机会选择“不放弃”
“天水费”
“笨豆油”的无奈与倒逼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红会“强捐”违反慈善伦理 2013-05-22 2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