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A股市场的格局,一半是“鸡肋”行情的蓝筹股,一半是疯狂泡沫的小盘股。其中以创业板为首的小盘股整体市盈率超过了50倍,历史上这个指标几乎就是疯狂见顶的信号。这种疯狂拉升后带来的回吐压力直接造成了本周二创业板独立大跌的格局,在主板上涨的情况下创业板大跌,这种现象很少出现,可以说创业板已经出现了大资金撤离的迹象。
除了创业板等小盘股面临大跌带来的沽压,周边股指纷纷回调带来的联动下跌压力,A股市场蓝筹股的“鸡肋”效应才是最致命的硬伤。一方面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周期性股如机械、水泥、煤炭、钢铁、有色等等表现欠佳,“两桶油”的疲软走势短期也难重振;另一方面金融地产板块虽然具有估值优势,也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长期青睐,但是面对银行资产质量的质疑、地方融资平台的担忧、债券市场的清查等负面消息,短期似乎也很难乐观,还很难吸引大量的场外观望资金入市追捧。最后近日又闻新股发行重启的消息,虽然真假难辨,但是只要这只靴子不落地,投资者总会存戒心,怎能保持乐观呢?
当然证券市场也有积极改善的一面,如人民币快速升值引来的大量热钱涌入,除了部分资金直接进入了A股市场,更多资金选择进入了有固定收益的债券和货币市场,一旦股市回暖,资金逐利进入股市是必然的选择;再如A股市场现在的融资融券规模突破了2000亿,现有格局下融资做多的规模一定大于融券做空的,一旦股市形成大涨格局,相信融资进入股市的规模还会迅速放大,这种杠杆效应加上股指的杠杆效应在牛市里可谓威力无穷,现阶段还在探索期。
近期笔者重点关注的就是银行板块,担心股指风险聚积和释放的也是银行板块。一般而言,市盈率低至几倍的银行股应该风险很小,为什么还会这样担心呢?从业绩上分析,银行股经历了快速增长到增长放缓,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加强监管,银行业绩可能受到较大影响;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利害关系来看,也有将上游银行垄断利润部分输送到下游企业的强烈需求,否则实体经济更难复苏,关注银行业绩的变动,对整体经济的判断将有更大把握。另外像房地产融资规模、地方融资平台、债券清查等等,都要等到揭开了银行股这只锅盖才能看清楚,我们现在要保持谨慎耐心等待!国元证券 王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