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渐到退休年龄~~~
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渐到退休年龄~~~
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渐到退休年龄~~~
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渐到退休年龄~~~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渐到退休年龄
“创一代”交出接力棒 “富二代”能否接得牢
叶薇
  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之女刘畅9天前从父亲手中接过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帅印,这意味着又一个家族企业开始启动“交班”程序。 

  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曾在风口浪尖上搏斗、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家逐渐步入高龄阶段,“富二代”接班季的序幕徐徐拉开。与刘畅同样已经或即将接管父辈财富的还有: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三一集团创始人梁稳根之子梁在中、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的儿子许世坛、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等。 

  古话云,富不过三代。那些“富二代”们,能背负将家族企业发扬光大的使命吗?明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二届中国家族传承论坛”将邀请欧美及华人世界的家族领袖、学者专家共同研讨家族传承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凯风家族传承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李秀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交班面临三大难题 

  “未来5至10年,中国民营企业将进入交班高峰期。”李秀娟认为,中国大陆的现代家族企业历史只有短短30年,随着越来越多的财富家族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他们将同时面临家族企业经营、家族事业传承、家族财富管理三位一体的综合难题。“富二代”所要承担的不仅是自己的梦想和家族的期望,甚至下一个30年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也与他们息息相关。 

  “中国民营企业家交班面临三大难题。”李秀娟介绍,第一,一代企业家创办企业呕心沥血,担心子女做不好,到了退休年龄,交班交得不彻底,似交非交,一手抓一手放,给二代带来很大压力;第二,一代创业过程中的成功因素很难传承,当时的社会背景、父辈创下的人脉资源等都很难复制,如何继承父辈的社会关系网络、如何树立与父辈同样高的权威,获得众多元老的认可和员工的信服,都是对“富二代”巨大的考验;第三,有些二代不愿意接班,他们的父辈大都靠制造业发家,而“中国制造”已全然没有了曾经的风光,在他们看来,传统的制造业、实业等赚钱速度慢,他们更热衷于投融资等新兴行业。这就造成了一代想放放不下去,二代不想接却不得不接的尴尬局面。 

  富二代接班有三种形式,一是完全接盘;第二种情况被称为“1.5代接班”,在父亲开拓的企业集团下面,开辟一个新板块创业,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多;三是另起炉灶、自主创业,但一般来说发展壮大后很可能重新整合进家族企业。 

  接钱容易接班难 

  李秀娟介绍,国内家族企业的传承,一般分为管理权和股权的传承。“富二代”从父辈手中接过来的首先是钱。例如,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上市,公司资产一跃达到600多亿人民币。最大股东杨国强将他名下的500多亿全部挂到了女儿杨惠妍的名下,使这个25岁的女孩立时超越所有“江湖前辈”,成为中国当年的首富。 

  但是,接钱不等于接班。即便是把财富继承下来,可以自由支配,那也只是使用财富,而不能创造财富。财富的传承是容易的,但是,在任何国家,企业家都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接班,接的应该是企业,而不仅仅是钱财。只接钱,钱很快就会流失。

  职业经理还不完善

  国内家族企业管理权要么交给子女,要么交给职业经理人,但前者占绝大多数。“两种形式都有失败的风险,谈不上优劣之分。”李秀娟说,许多人建议应把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但目前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制度还不健全,信用体系也不完善。从长远来看,中国必须加紧培植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土壤,培育出职业经理人队伍,让他们接过家族企业的管理权,是一种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制度安排。

  家族企业传承好坏关键看一代 

  李秀娟认为,家族企业能否传得顺利、得到长远发展,关键看一代。如同下一盘棋,一代们要未雨绸缪、通盘考虑。 

  在她看来,刘永好和任正非对接班人的考虑,虽然大相径庭,但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刘永好 为女儿保驾护航

  刘永好此次并没有彻底“退隐”,而是选择“渐退”,在幕后为女儿刘畅保驾护航。与此同时,为了使这次传承更为保险,刘永好还请来职业经理人陈春花“辅政”。新希望六合在A股首次采用“联席董事长”管理模式,由刘畅与陈春花共同领导董事会管理企业。从董事会的构成上,此前新希望六合董事会成员多为出资方或创业成员,而新一届董事会10名董事中,包括4名独立董事,2名职业经理人,以及4名家族成员和团队元老。这种班底搭配,都反映了刘永好作为一个家族传承“总设计师”的考虑。 

  李秀娟认为,“联席董事长”模式可以保障家族企业领导权交接班的平稳推进。刘畅经验尚浅,职业经理人能够在一定程度避免风险,同时能指导其锻炼。但这种方式对团队稳定性要求很高,需要内部有坚定一致的声音。 

  任正非 教家人当好股东

  与此相反,任正非声称家人永远不进接班人序列,则跟企业特性有关。华为已经发展成一个全球化公司,它所在的行业是知识性、技术性密集的IT领域,他一定会挑选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来管理公司。尽管中国人受“子承父业”的传统观念影响很深,但李秀娟也表示,她调研过的不少企业家明确不想让子女接班。“欧美国家家族传承的主流方式是,挑选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企业,而家族只要凭借对企业的股权就可以继续对企业施加影响,同时获取股利收入。不少外国家族企业的缔造者对子女的培养,不是让他们管好企业,而是教他们更好地当股东和董事。” 

  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关键的是“一代要想好,做好设计师,哪怕是让职业经理人接班,也需要长期培养。不可能一夕之间诞生一个接班人,没有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磨砺,培育不出CEO。”李秀娟认为,要使家族事业顺利交接,首先,需早作准备,同时重视并应对传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比如早立遗嘱等;其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长期培养家族企业接班人;最后,还要注意职业团队顺利衔接,防止企业的不确定风险。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特别关注/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大势分析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 彩票世界/ 金融天地
   第B1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4版:聪明消费/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专版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酒旗茶垆
   第B32版:广告
“创一代”交出接力棒 “富二代”能否接得牢
刘畅:背着财富安全上路
任正非:家人不会进入接班人序列
顶替与接班
新民晚报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B12“创一代”交出接力棒 “富二代”能否接得牢 2013-05-31 2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