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界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要把践行新闻道德放在新闻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上海新闻界的贡献。
尊重事实是新闻生命
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高善罡说,选择上海作为试点,一是上海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发源地,也是媒体数量集中、实力较强的地区;二是上海媒体自律工作有较好基础;三是上海记协组织比较健全。为了促使新闻道德委员会“产生实际效果”,要扎扎实实做好下一步工作。
尊重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把握正确导向是新闻的灵魂。随着社会转型和媒体变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秉持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坚守媒体社会责任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上海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说,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把行业自律工作抓起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迫切性。
职责主要在六个方面
上海新闻道德委员会的工作原则是以正面引导为主,充分发挥新闻职业道德的引领感召作用。据介绍,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主要在六个方面:
受理社会各界对行业不正之风、道德失范行为、新闻纠纷事件的投诉举报,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进行调查研究,提供具有可行性、指导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开展行风测评;总结和推广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弘扬职业道德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典型,开展教育培训;开展理论研讨;开展合作交流。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共有23名委员,其中新闻界7人,社会各界人士16人。为确保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社会各界的委员人数高于新闻界人数2倍以上。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委员会还将建立相对稳定的全体会议制度,原则上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以扎实工作产生实效
对于刚刚成立的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人们寄予厚望。
“由于工作关系,长期以来,我非常关注媒体、关心新闻,并且经常与新闻媒体接触、沟通、联系。”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市工商局局长吴振国认为,在当前开放、透明、信息化的条件下,新闻媒体与社会各界需要形成良性互动。他希望在新闻道德委员会的促进下,新闻媒体准确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负责任,求真实。
解放日报总编辑陈颂清表示,报社将以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采编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将道德建设贯穿于各类日常培训和专题讲座中;对于现行的一些好做法,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并不断完善发展;通过更多的渠道、采取更多的方式,加强社会各界对报纸工作的监督;继续改进作风,鼓励记者编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
新华社记者 杨金志 (据新华社上海5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