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四射
24日,首都北京骄阳四射,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入伏后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实时气温观测显示,当日的最高气温达38℃。
上午10时4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白天平原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7℃到38℃,山区36℃。根据《北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防御指南》,高温预警信号分四级,由低到高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中橙色高温预警是指24小时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记者另从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获悉,24日16时44分,北京地区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590.6万千瓦,同比去年最大负荷增长0.58%,突破去年夏季峰值。
24日,浙江省也出现今年以来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8℃—41℃,其中宁波奉化出现42.7℃高温,杭州达40.4℃,多地打破当地历史最高纪录。浙江省气象台24日上午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杭州、湖州、绍兴、宁波等20个地区更是拉响了高温红色警报,其中有很多地区是历史上首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截至24日16时,浙江省36个县(市、区)超过39℃,13个县(市、区)超过40℃,最高奉化42.7℃、鄞州41.2℃、余姚41.1℃、临安40.9℃,杭州城区40.4℃,奉化、杭州、绍兴、德清、湖州、平湖等地破或平当地历史最高纪录。
在湖南长沙,自6月30日以来,这里就持续高温,至7月24日,高温持续天数已达到25天,今年成为长沙有气象纪录以来连续高温日数最长的一年。持续高温造成感冒、中暑人群增多。
记者还了解到,6月30日以来持续25天的高温中,有16天最高气温超过37℃。湖南省气象台专家周慧表示,未来一周湖南依然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高温还将持续。
旱情发展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24日,贵州、湖南、湖北三省有1248万亩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面积1075万亩,缺水缺墒173万亩,有100.3万人、47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已派出工作组赴贵州等地指导旱区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贵州省6月中旬以来部分地区晴热少雨,降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7成。省内清水江、赤水河、舞阳河等主要江河来水偏少2-5成。全省水利工程蓄水较多年同期偏少6%。全省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受旱579万亩。记者从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截至24日,全省88个县(市、区)有72个县(市、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61万余人、12万余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湖南省入汛以来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两成,特别是7月1日以来,全省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7成。受降雨偏少影响,全省主要河流来水偏少,主要水利工程蓄水比常年同期偏少4成,有51条溪河断流,84座小(Ⅱ)型水库干涸。加之近来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蒸发量加大,土壤失墒严重。全省水稻等作物受旱面积338万亩,28万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衡阳、邵阳、娄底、郴州、怀化等地。
湖北省7月份以来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2成,其中随州、荆门、宜昌、黄石偏少5至8成,全省水稻等作物受旱面积182万亩,有20万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襄阳、随州、孝感、荆门等地。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上述旱区还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目前这些地区正处于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双抢”关键期,农业生产需水量将进一步增大,旱情有可能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