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心理·调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手”时刻我们能否再一次“双赢”?
朱 砂
插图孔雀
  ◎ 采  访:朱  砂

  ◎ 专家支持:廖丽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考评员

  专家调查档案

  百安居调整员工薪资,被指变相裁员;联想集团被传本月启动裁员……一段时间以来,严峻的大环境,让企业和职场人都不轻松。裁员,成了许多人生活中有些沉重而又绕不开的话题。曾经,员工为企业贡献出自己的价值,企业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当裁员大潮来袭,是否依然能够做到“双赢”?

  【事件回放】   

  一名已在索尼公司任职32年的51岁老员工,因拒绝索尼的提前退休建议,被“调进”“无聊办公室”。该职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读读报纸、上上网,然后在下班时写份报告,详述一天的活动。批评者称,“无聊办公室”的目的无非是让员工感到无聊、质疑自己的存在价值,使员工最终因羞愧和厌烦而自动离职。据悉,日本多家企业纷纷效仿索尼的做法,松下、东芝、NEC等大公司都设置了类似办公室,以期实现裁员计划。   

  (来源:北京晚报)

  A  企业和员工有各自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企业为了实现裁员的目的设立无聊办公室,使得被调入其中的员工感到无聊,质疑自己的价值最后主动离职,有人认为这样做的企业很无赖,使出这一招,是刀切豆腐两面光,既不会让企业背负上忘恩负义的罪名,规避法律责任,又能达到裁员的目标。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脱离了企业所在的文化背景就对其做评判不妥。对于很多日本企业来说,一直都秉承着“终身雇用”的价值观,严峻的大环境下,势在必行的裁员措施也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这是对日企秉承的价值观的否定。无聊办公室的设立,既避免了企业颠覆自身文化,也给了员工一些思考和缓冲的空间。

  从职业心理学角度看,每个职场人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以及特征,而企业也有其职业生涯发展,一个企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特性。企业和员工之间各自的职业生涯发展,往往是在寻找契合性,如果契合,那就比较容易达成企业和员工各自双赢,如果不那么契合,就会需要调整的空间。在廖丽娟看来,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调整,还是有比较多的不契合,那么,从员工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考虑,离开可能是更有利于自身生涯不断发展的选择。

  “职业心理学会建议,企业需要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且不断培训企业中不同阶段的员工。作为员工,也需要不断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以及一些发展的空间,这样才会在双方都比较自知的情况下得到良性发展的空间。”廖丽娟说,“一定要走到无聊办公室,往往是企业的无奈,也是员工的无奈。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很难说,可能是企业的培训不够,也可能是员工的自身发展比较停滞,双方没有了契合,才会走到这一步。”

  B  “无聊办公室”给了缓冲空间但不够积极  

  直接由人事部门出面,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然后当场收拾东西走人的裁员方式往往被诟病太无情,那么除了设立无聊办公室,当企业必须裁员的时候,还能有什么方式对双方都比较好?

  廖丽娟说:“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不久前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看到的小故事。一个不起眼的员工战战兢兢地希望公司领导请他父亲吃一顿饭。最后因为这个请求的实现,改变了企业的文化氛围。我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企业,发现这些企业大多是把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做出一副员工必须完全踏着企业的节奏跟着企业的步伐前行的面孔,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当然就处在很弱和被动的状态。员工没有了发展空间,必然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那个让公司领导请父亲吃饭的小故事,让我们得到的启发是,企业在做调整时,把员工当做家人来考虑,员工在企业中得到了依靠和发展,那就不需要走到无聊办公室这个方法里面去了——因为在走到这一步之前,可能已经解决了员工的发展问题。”

  此外,引入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也是很好的方式。当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时,让专业的第三方进行协调,也许更容易获得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虽然无聊办公室未尝不是一种缓冲方式。但是这样的缓冲方式其实并不会带来好的作用,只是帮助企业规避了法律问题和管理习惯。既然是需要一个缓冲的,还不如一起静下心来想一想怎样是更好的缓冲方式。”廖丽娟说,“比如,可以引入专业概念,帮助员工进行很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可以引入心理援助,帮助员工进行情绪的疏导和理性面对,也可以借由这个缓冲时间,帮助员工进行就业培训,这样也是缓冲,但是比设立无聊办公室积极得多。”

  C  真正的“稳定”工作来自于自身不断的成长  

  人在职场,有顺境也会遭遇逆境,如果,被调入了无聊办公室,或者被告知自己已被列入裁员的名单中,该如何面对这即将到来的“离开”?

  “离开,从职业生涯发展来说,不代表抛弃。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企业哪个人需要对你负责,需要背着你一辈子。我们只能踩在自己的双脚上走完自己的人生。面对自己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我们需要不断规划,不断调整,不断学习,然后不断变得更加不可替代,从而产生自身的强大的职业价值。”廖丽娟说,“当需要面对‘离开’,我们可以为自己寻找到更多更积极的离开方式,与其不接受现实,被动地被企业安排,还不如积极面对未来,把离开变成新的开始,而不是沉浸在被抛弃的情绪里面不可自拔。我们可以要求可能的培训,可以争取可能的补偿,也可以寻求可能的专业援助,包括心理和法律等方面的……总之,我们可以大胆的协商,而不是和企业打得两败俱伤。”

  你可能会疑惑,这个世界有没有稳定的工作?从职业生涯发展的概念来说,没有所谓稳定的工作,就像这个世界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因为动才是绝对的。真正的稳定工作来自于自己的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拥有更多的不可替代性,这使得你能相对稳定地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即使离开了某一个很好的企业,因为你的不可替代性,也比较容易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曾经有一位找我做咨询的白领,在被离职的当天晚上,就有猎头找到他,那个工作机会比他之前的职位更好!”廖丽娟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分手”时刻我们能否再一次“双赢”?
攻心战
新民晚报心理·调查/康健园B08“分手”时刻我们能否再一次“双赢”? 2013-09-23 2 2013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