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
     
本版列表新闻
~~~——访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
~~~——访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
~~~——访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
~~~——访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
     
2013年09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势而为”建设生态文明
——访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
范洁
  “要把海盐建设成长三角地区有特色的生态示范区!”谈及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信心十足。她将海盐的生态建设总结为三个“顺势而为”:顺应自然、顺应经济、顺应民心。

  沈书记的信心首先源自海盐的自然禀赋:“海盐具备非常优秀的生态环境基础,有山有水。海盐又处在鸟类栖息带,生物多样性、生态宜居性极高。”

  其次,海盐坚持以生态立县引领经济发展,提出“415”工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紧固件、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食品药品是海盐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我们在巩固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临港工业、核电关联产业、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业、电子电器业等五大新兴支柱产业,企业必须走绿色生态,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百姓生活质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更是民心所向。“海盐2012年人均GDP为127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82元,在嘉兴排名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726元,在全国名列前茅。”沈书记强调,收入提高生活改善,老百姓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对生态环境也提出更高标准的诉求。

  沈书记表示,环境建设不是不抓经济,而是狠抓绿色经济:“一条河、一个村整治不容易,把一家企业做成循环经济企业也不容易,我们正在树立海利集团这个绿色样本,将生态建设与产业结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例如公园、河道等生态整治项目作为城区旅游板块,‘美丽乡村’项目作为农村休闲旅游板块。”

  “老百姓认可,我们就有动力。”沈书记感慨:环境建设拉近了政府与百姓的距离,海盐目前正在打造“南北湖·五味村”的农村休闲旅游项目,通过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文化历史底蕴,培养绿色生态产业,“顺势而为,我很有信心!”  本报记者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黄河”终于又见碧水
“顺势而为”建设生态文明
万建锋的“生态农庄梦”
升级版农家乐
新民晚报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A09“顺势而为”建设生态文明 2013-09-23 2 2013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