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贷公司到互联网金融,再到如今最热门的民营银行,民营资本正加快进军金融业,倒逼中国金融业的改革。
民营银行风起云涌
民营银行是眼下最热的话题,虽然细则还未出台,但已经引发一大批民营企业筹备银行的热情,其中,上市公司动作最快,据相关统计,目前A股市场有22只个股涉足民营银行概念,而这些拟涉足银行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龙头企业。
本周一,金发科技公告表示拟与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尝试设立民营银行,股价前天与昨天连续2个涨停板。昨天上午因媒体发布拟涉足民营银行消息而停牌的格力电器,中午发布公告,确认此事属实,公司控股子公司珠海格力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与珠海横琴村镇银行股东进行了前期接触。下午股价复牌后上涨8.78%。
根据工商总局网站的公告,到目前已经有10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预核准,其中,9月以来已经有苏宁银行、华瑞银行、锡商银行、中联银行、国民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获审核。
民营资本进军金融业
其实,民营资本进军金融业并非最近开始,这几年,一大批小贷公司兴起,基本上都是民营资本,这可以看成民营银行的前奏。今年初,互联网金融又成为一个热点,而搞互联网金融的也基本上是民营资本。
事实上,一批实体经济起家的民营企业,在积累了一些财富资本之后,早就瞄上了金融业。比如,有着“商界狂人”之称的严介和早就给太平洋建设集团规划了金融布局,今年3月25日,在上海成立苏商集团,并宣布将计划用五年时间把旗下从事资本运作的苏商资本打造成上海滩最大的民企之一。苏商资本在短短六个月的资本运作中,已经初见成效,并创下了单月资本运作金额过亿的靓丽业绩。苏商资本同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银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另外在产业基金方面,苏商资本拟作为发起人成立了自己平台的专业化BT基金,并得到了京沪深各路资本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积极响应。
昨天,严介和携其子严昊再次来到上海,一起向外界展示苏商资本运营半年来的业绩“答卷”。按照严介和的规划,苏商资本未来是要从企业内部“银行”、财务结算中心逐步走向外部银行。苏商资本的最终目的是发行自己的基金和信托,走基金规模化、产品系统化之路,在上海资本市场占领一席之地。所以,苏商资本董事局副主席、CEO武江透露:苏商资本未来会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进军民营银行领域。
有助于倒逼金融改革
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显示中国金融市场正加大开放的力度,一些新做法将使市场更有活力。比如,目前活跃在市场的小贷公司、P2P新型金融服务,都针对原来难以获得金融服务支持的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创业者。
而第三方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将网络技术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开辟出许多新的金融服务产品,对活跃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对传统的金融企业发起了挑战,使得竞争更为激烈,这对倒逼金融改革是非常有益的。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