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祖平:虽然长假期间欧美市场有所调整,但A股并未理会,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温和反弹至2200点之上,自贸区、民营银行、互联金融等题材相继活跃,个股所体现出的赚钱效应吸引资金在其中反复运作。不过,改革红利刺激下题材股持续走高,但难掩不少股票价格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同时,市场的资金面偏紧的格局并未改变。而从股指日K线图上看,近几周上证指数出现反弹无量而下跌放量的现象,创业板在10月9日和1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日成交均超过300亿元,其近期以来数次在日成交300亿元之上出现调整,不排除部分资金通过脉冲式拉高之后逐步套现的可能,股指走势上看并不利于多头。故笔者认为,虽然近期题材性品种仍大行其道,但是部分个股的风险也正在加大,短期市场持续上行的动能不足,后市上证指数维持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下档可适当留意30日均线的支撑力度。板块方面,逢低可适当关注一些业绩具有确定性增长的医药、电子等。
申健:本周初市场成功走出国庆之后的开门红,除了一些代表新兴产业的成长股一如既往地高歌猛进之外,市场热点板块出现近一步扩散,滨海新区、土地流转、互联网等板块涨幅巨大,同时创业板指数再创新高,龙头个股依然强势,热点炒作进入高潮,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人气。尽管困扰市场投资者的经济复苏持续性的担忧并未出现好转,但本轮行情更多的是基于改革红利的释放,经济处于转型期,大盘波动不会太大,而改革创新仍然是市场主线,所以投资者也不必过分纠结指数的涨跌。9月PMI数据呈现旺季不旺特征,未来经济走势仍不明朗,同时IPO重启临近,以及在海外市场动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市场还处于反复震荡阶段。所以投资者在操作上以精选个股为主,由于三季报业绩即将陆续公布,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热点将是业绩增长明显的优质个股,一些被抄高的伪成长股将会出现一定调整。
邱秀海:本周迎来国庆节后开门红,整体走势好于节前,沪市单日成交额再度回到千亿之上。从技术形态上看,沪指自9月中旬2270点之后步入双节调整,期间虽然有过小幅反弹,但整体仍受通道束缚,空方力量占优。国庆节后两根中阳收复短期均线,同时也对通道上轨压力有所试探,如后市短暂回踩确认后再次形成突破,可视作1849点以来行情延续,大盘仍有进一步上行机会。就板块表现而言,虽然每个交易日仍有主题热点轮番表现,但大盘走势仍不够强劲,主要是权重蓝筹股发力不足所致,这主要是国庆长假之后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在国内环境继续向好的情况得以确认后,市场主流资金才能坚定布局三季报行情。总之,三中全会前夕市场的机会比较丰富,投资者可考虑在回避短期涨幅巨大品种的同时,可将关注重点逐步转向三季报业绩大幅预增及全年业绩预喜的品种。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