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言 热炒
连“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这样的民间戏言,都被套在了今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之一、美国人托马斯·祖德霍夫身上,因为他娶了一位中国太太。“诺贝尔奖得主背后屡见华人妻子贤内助”是昨天见诸网络的热门话题,细心者还一一列出了他们的中国贤妻。比如,2012年化学诺奖得主之一、美国细胞学教授布赖恩·科比尔卡的妻子祖籍是广东;2009年物理诺奖得主高锟的妻子也是华人后裔。
比探秘诺奖得主的各种“八卦”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今年两位科学家因发现“上帝粒子”而收获物理诺奖后的第二天,达安基因涨停、中源协和大涨7.88%。有资料显示,从2010年开始,市场每年都会热炒一阵诺贝尔奖概念股,比如,当年的物理诺奖授予了两位俄裔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开发领域的成就,于是便催生出了A股石墨烯概念;去年化学诺奖公布后,生物制药股走强。
博彩 预见
与诺贝尔奖被娱乐化、商业化异曲同工的是,各种预测甚至博彩也让人“雾里看花”。比如,直到昨晚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按博彩公司的赔率表,桂冠非村上春树莫属。从9月初开始,村上春树一直以绝对优势高居英国某著名博彩公司的赔率榜榜首。一个月内此榜单多次更新,唯独村上春树始终位于首位。
如果说,博彩是西方“看客”对待诺奖的惯用手法,而一些中国学者则比较侧重于“预见”,有的还说得有板有眼。其中最振奋人心的莫过于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黄维在今年开学典礼讲话中的惊人预测:“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
关注 反思
昨天,来自央广的网络调查显示,国人对今年诺奖的关注度远不如去年,因为没有了莫言,也没有了对“钱学森之问”的社会大讨论。还有网友表示,即便得了诺奖,人们的生活还是依旧,就像拿了那么多的奥运会金牌和国际学科奥赛金牌,也不能说我们已是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了。与获得诺奖相比,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创新的土壤与环境。
长年担任中国奥数国家队领队、教练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斌说,其实我国青少年中的一些“尖子”生的创新能力并不差,这也是我国能屡夺国际学科奥赛金牌的原因,问题可能还是出在进入大学后的培养上,因为我们缺乏一大批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作引领和指导,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也不强,这都会限制青年科学家在争诺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时评专家熊丙奇说,与其每年因等不到诺奖砸在我们头上而“怅然若失”,莫如正视学术研究现状,认真反思教育环境与学术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有利于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