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养鸟,一次偶然的机会,却让我与芦鹰结缘,并渐渐地喜欢上了鸟儿。
这只芦鹰,是我在去荒原钻井队的路上,听到了芦苇荡中有凄惨的鸣叫声时,从苇窝中捡到的。芦鹰,是专门往来于荒原芦苇荡的小鸟。有的人想尽办法捉到这种鸟,却喂养不活,因为芦鹰只吃运动中的飞虫和水中的浮游生物,多半是离群后忧郁而死。那时,这只芦鹰身上还没有长出大毛,拿到手上才感到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又不忍心丢下。拿回家后,我对这只芦鹰专心侍候,常是在夜里起来三、四次来照看着它。渐渐地芦鹰能够站立起来,长了大毛,没过几天就能飞上一段距离。从能够飞行开始,没到一个月,芦鹰就长出了一对健硕的翅膀。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芦鹰终于长大了可以飞上蓝天了,难过的是它要飞走了,离开了我。那种心情,就像同离家远行的亲人分手的情感。就是这样,我一天天地拖着将芦鹰放飞的日子。
随着天气的变化,要是再不放飞,芦鹰不习惯外面的寒冷环境,将会被冻死。放飞那天早上,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天气,早早地喂饱它,找了紧挨芦苇荡的一棵树下。当我打开鸟笼子的门时,芦鹰并没有急于跑出去。直到我用手把它抓了出来,它才纵身飞了起来,我一直跟踪着它飞翔的轨迹。它从一棵上跳到另一棵上,那种不停地扭动着身体煽动着翅膀激动的样子,让我感到鸟儿就是在天空中飞翔的精灵,心中也就宽慰了许多。想不到的是那只芦鹰,在树上跳了一会儿,又飞回了鸟笼中,并不停地对着我鸣叫,目光中充满着一种欣喜的表情,好像在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那时,我想也许是它不习惯外面的环境吧,或许还有一种留恋。那一瞬间,我泪眼朦胧,怎么让它飞走,它也不走,仍旧是对着我不停地鸣叫。
这样,从此以后,我每天就定时放它出来,玩够了它就会飞回来,就像我的小孩子一样,渐渐地成为了我的一种依恋。
就是这只芦鹰,让我渐渐地喜欢上了鸟儿,并从放鸟中体味到了快乐。细算下来,几年来我从小贩手里买来或调养放飞的鸟儿有30多只。每当那声声清脆的鸟鸣,在我的耳边回荡,心中都洋溢着难以表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