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市区,无论是建筑物、道路、交通信号灯还是行人,都被大雾笼罩着,无法辨认。长春市大部分地区清晨6时的能见度不足10米。今早6时,长春市10处PM2.5监测点中,4处监测点一小时浓度值超过500微克/立方米,最严重的达到627微克/立方米,浓度值较昨日同时段翻了一倍。
哈尔滨最早进入雾霾天气。20日以来,哈尔滨市正式开栓供暖,PM2.5指数随之持续“爆表”。21日,黑龙江省内高速公路全线封闭,太平国际机场关闭,多条公交线路瘫痪,哈尔滨全市中小学全部停课。随后,长春和沈阳也被卷入大雾,市区交通难行,铁路、高速公路和民航班机受到影响。
由于大雾气味刺鼻,不少市民都戴上了口罩,药店、商场里的口罩持续热销,街上的车辆大多打开双闪灯,缓慢前行。最新预报显示,22日全天,顽固的雾霾将继续影响东北地区,中央气象台已于21日下午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东三省省会也分别发布大雾红色预警。
现场
5米外就看不清了!
20日晨开始,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气象部门开始发布雾霾黄色预警信号,这一天正值哈尔滨市正式开栓供暖第一天,暖气来了,雾霾也来了。重度雾霾天气造成多个区域PM2.5指数“爆表”。
20日早6点,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附近的PM2.5值达到554,太平宏伟公园、动力和平路、道里建国路、南岗学府路以及省农科院等附近的监测站点均显示“指数爆表”。之后,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伊春、鹤岗等地区相继出现雾霾天气。
21日哈尔滨市的雾霾升级。从20日夜至21日上午,哈尔滨市的预警信号升至最高级别的红色。21日7时15分,哈尔滨部分路段能见度不足10米。当时记者在哈尔滨火车站停车场处,已经找不到5米外的停车场入口。21日9时,站在一根路灯杆下往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第八个路灯豆点一样的灯光穿透雾霾隐约可见,再往前一切都消失在浓重的灰黄色中。
重度雾霾造成部分公交线路暂时停运,大量上班族被滞留在公交站台。记者在哈尔滨市嵩山路附近多家药店走访时发现,口罩已经基本脱销,甚至有市民同时戴了三个口罩。 据新华社
原因
秸秆焚烧惹的祸?
对于造成此次雾霾天气的原因,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环保部门,有关部门的解释是哈尔滨市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秋季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不尽完善,加之天气转冷以来逆温现象严重致使大气污染物扩散困难,都是造成持续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黑龙江省气象台预报室主任赵广娜介绍,出现雾霾天气的气象因素是,哈尔滨市持续逆温和弱风气象,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加重了大气污染,是造成空气污染加重的直接因素。
哈尔滨市环保部门认为,春秋季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也是致使雾霾天气发生的重要因素。秋末冬初,当地存在秸秆大量焚烧的现象。
长春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张金权介绍说,本地域持续5天的逆温现象和风力过小是此次大雾天气的主要成因。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消除,逐渐累积成了巨大雾霾。“监测数据显示,长春市这几天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并没有明显变化,所以雾霾和燃煤方式集中供暖关系并不大。”张金权说,“但我们在平日工作中多次亲眼见到长春周边农村有焚烧秸秆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雾霾的严重程度。”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