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预测是否违法
小善今年20岁,是“风云汇”气象爱好者俱乐部的成员,也是台风论坛“气象前沿”的版主。他长期以“风云汇-小善aKy”为名在微博上发布自己预测的天气动态,并受到上万网友关注。他在已删除的微博中称,举报人称其“在网上非法进行天气预报”,因此不能“无所谓,再被一搞就要罚款了”。事后,小善收到气象局的澄清,举报反映的信件来自民间,并不是出自气象部门的“官方通牒”。
此类纷争已非首次,比如,今年夏天就有本地媒体因误读爱好者分析,称“申城气温可达50℃”而引起网络骂战,当时就涉及爱好者网络公布个人气象预测是否违法的问题。
未对爱好者发禁令
根据中国《气象法》,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确实是实行统一发布制度,除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外,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而据第三十八条第一项规定:“非法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说,天气预报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要保证专业性和权威性,否则会带来连锁影响,比如,灾难性天气的发布要谨慎,否则就会带来公众的恐慌。
对于小善事件,上海市气象局回应说:无论是小善还是其他气象爱好者,从未对爱好者们探讨天气和痴迷气象科学有过“禁令”。张瑞怡建议,随着网络发展,对媒体性质的界定也越来越宽泛,微博虽然是个人空间,但其实属于“自媒体”,比即时通讯工具的传播范围更广。“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爱好者针对重大天气事件的处理可能得更为谨慎。或许预测信息分享可以以‘探讨’为主,而不是单纯地作为预测来‘发布’。这种做法更为妥当。”
预报灾害天气要小心
很多网友对气象爱好者的信息分享表示支持。气象专业人士@气象彪哥在其微博中认为:“在现行法律下,个人采用自媒体方式发表预报分析意见是没问题的,涉及灾害性天气预报要小心,产生不良后果要负法律责任。”
也有网友表示,现在上海民间气象爱好者越来越多,公众对预报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但上海本土高校却没有一个气象学专业,实在有些遗憾。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