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火灾、地震还是核电站事故,灾难发生后高温、无通讯、高辐射等极端环境,常常使救援难以或无法顺利进行。因此,能够适应不同地形环境、具灵活稳定运动力和环境实时感知能力,并且能够实现自律控制与人机交互协同远程操控的仿生救援机器人,成为国际研究前沿。
围绕这些前沿技术,高峰团队提出了既有很高承载、又有较大工作空间的仿生并联机构,研制出了高频、高响应的机器人伺服运动控制和规划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高速、高精度控制。高峰教授介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章鱼侠”,使我国六足救援机器人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章鱼侠”高约1米,最大伸展尺寸是1.5x1.5米。它的6条腿上各装有3个电机,有了这些“关节”,每条腿都能自由变换角度,拥有很强的机动性和避障能力,速度可达1.2千米/小时。高峰教授介绍,依靠安装在机器人腹部或者背部的设备,机器人可以充当稳固的移动操作平台,执行搬运、打孔等作业;当它用“四爪”站立时,另外“两爪”还能完成拧动阀门,清理事故现场等作业。采用不同防护,它还能在水下环境、火灾现场或有毒环境中完成救灾任务。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