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浙江一老人街头摔倒,市民围成一圈等警察引发思考——~~~
浙江一老人街头摔倒,市民围成一圈等警察引发思考——~~~
浙江一老人街头摔倒,市民围成一圈等警察引发思考——~~~
浙江一老人街头摔倒,市民围成一圈等警察引发思考——~~~
浙江一老人街头摔倒,市民围成一圈等警察引发思考——~~~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一老人街头摔倒,市民围成一圈等警察引发思考——
“不敢去扶”不等于可以袖手旁观
李记
  青年时报 那边厢,发生在四川达州的“讹人”老太一事余波未平,其子龚某日前声称“砸锅卖铁也要弄清事实真相”。这边厢,“不敢去扶”的事在浙江再度发生。

  从报道中可知,事发当时,并非所有人都在袖手旁观。有人用手机拨打了120,更有人默契地围成一个圈,将老人护在中央;有协警赶来,将在地上躺了五六分钟的老人慢慢搀起,更有人引导救护车的到来……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一些人的热情帮助,摔倒在地的老人,才不至于长时间倒在冰冷的地上。

  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老人被救助后,两个原本不相识的好心人边走边聊,传来一声叹息:“真心是不敢去扶啊……”。但“不敢去扶”,不等于可以袖手旁观。这是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问题,也应该成为很多人的行为选择。比如在街头遇到老人摔倒时,手机不离身的我们大多数人,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拨打120;还比如,只要条件允许,每个人都应尽到责任保护现场,力避“二次伤害”的发生。还有就是,在手机拍摄保留证据不是技术问题、大多数人都能轻易做到的情况下,施救者完全可以采用请人拍摄视频的方式,完成对倒地老人的施救,更能完成对自身责任的撇清。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可能地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既能保证街头摔倒的老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又能让救助者自己顺利摆脱“不敢去扶”的心理阴影,完成力所能及的街头救助。原因很简单,在走向“陌生人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我们的父母长辈,总有一天都行将老去或者是正在逐渐衰老。遏制“不敢去扶”这一社会问题长期存在、不断发酵的现实,需要司法介入的公正纠偏,需要道德教育的兜底匡正,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不再袖手旁观,能够及时施以援手。(李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聚焦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招聘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不敢去扶”不等于可以袖手旁观
三名职工养一个退休职工
地下管网“处于问题高发期”
扫桥翁刚走 垃圾已上桥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1“不敢去扶”不等于可以袖手旁观 2013-11-27 2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