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对泰国当前局势,外媒称“已有政变气息”,为什么这样研判?
答:外媒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当前泰国局势同2006年、2008年政府两度下台时的情形类似——反政府集会示威越演越烈,政府和反对派妥协条件缺失,军方或宪法法院介入,采取措施迫使总理下台。当前泰国局势紧张,但还没有失控。
问:政变能否化解政治僵局?
答:政变显然不是化解执政党和反对派矛盾的有效办法。过去无论是军事政变还是以司法手段更迭政府,都没能结束政治对立,也没能从更深层面理顺权力结构,明确泰国政治前行的方向。
问:泰国国内哪些政、军力量决定局势走向?
答:党派、军方、司法以及王室的力量都会对局势走向产生影响。未来局势走向直接取决于民主党对诉求的满意度,如果民主党执意要求英拉下台而遭拒绝,对抗就会加剧。局势混乱到一定程度,不排除对抗双方之外的力量介入。
问:如何预判局势进一步发展?
答:结合2006年、2008年、2010年政局动荡时的情况研判,反对派和政府眼下还在较劲,政治回旋空间虽然狭小但还存在。英拉表示将解散国会作为最后方案,既表明她对执政合法性和权威性有信心,也显示她希望在体制内继续应对。反对派表明不打算退让,局势存在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问:局势缓和可能性多大?
答:目前还看不到缓和冲突的迹象。泰国的政治矛盾,根本在于全球化形势下不同政治和利益阶层对国家发展模式的不同理念和政策,以及国家发展模式对各派利益产生的根本影响。从长远看,对立双方需要就国家发展方略、政治格局、权力分配达成一个较长时间的框架性方案,否则即便通过特殊手段缓解当前僵局,也无法根治泰国之乱。
夏文辉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