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已故版画家力群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本小书《我的乐园》,觉得非常有趣。这是力群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的版画插图都是他自己亲自制作的。他是山西灵石人,在乡间长大,大自然滋润了他的童年。当我阅读到《毛圪狸》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小时候是见过这种小动物的。
力群先生是山西灵石人,属于晋中地区。我是山西夏县人,属于运城地区,在山西的最南部。从大的方面说,我们算是老乡,风土人情差不多,但方言差距却不小。他提到的毛圪狸,是鼠类的一种,有人称之为松鼠,有人称之为五花鼠。具体学名叫什么,不得而知。我小时候虽然生长在乡村,但是却很讨厌昆虫和小动物。这种讨厌可能缘自我胆小,但我却见过这种毛圪狸的小动物。
在乡下,常见的是老鼠,在地里见的是田鼠、禾鼠。而这种毛圪狸的鼠,不常见。它一般都在高坡地或者石滩地之类的地方。我打猪草的时候,不经意间见过。很奇怪,它奔跑的时候,是跳,是蹦,是窜,和老鼠不一样,显得身材很灵巧。尤其是身上的几道花纹,看起来格外漂亮。它很灵敏,几乎很难走到它跟前。所以,见到它,都是蹦蹦跳跳从眼前跑过去的。它漂亮,很难让人把它和老鼠联系在一起。每次见到它,我都有欣喜若狂的感觉,必须要目送它跑得看不见为止。
很奇怪,我们那里却不叫它“毛圪狸”,我们叫“圪狸狸”,发出的音是“给咧咧”。最初的时候,我以为我们那里叫“山圪狸”,后来被我否定了。否定的意思是,“山圪狸”在我们那里是一句骂人的话,是专门骂山里人的。言外之意,就是生活在僻静山里没有见过世面的意思。但似乎,又是同一回事。如果说“毛圪狸”和“山圪狸”是同一回事的话,那就是指这种鼠是生活在山里的,就像人们骂一个人很笨而称呼他像猪一样。
力群在文章中说,毛圪狸不像老鼠似的鬼鬼祟祟出没在阴暗的角落里,而是光明正大地活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据力群先生描述毛圪狸:长得青面怪眼,活泼伶俐,尤其是毛凤凤的大尾巴,真逗人喜爱。它背部有五条黑纹,算是一种装饰,为此陕北地方就叫它五道眉。力群先生描写出了这种动物的形象和生活习性。如此一看,毛圪狸就是五花鼠。看到力群先生用“毛凤凤”这个词语描写毛圪狸的尾巴时,我很纳闷,不知道这个是形容词是象声词,还是方言,在我们那一带没有这样的说法。用书面语的话,表达的就是毛茸茸的意思,还有蓬松之意。语言是一门学问,方言,也是一门学问,如要研究,怕是要费大力气。尤其是在山西,几里地之外,那发声,声调,读法,说法,表达的意思,都会有差别。
毛圪狸虽然很可爱,但是若无阅读唤醒,那么它永远会沉睡在记忆之中。所以,阅读的妙处就在于唤醒记忆,让人重新经历人生。读力群先生的文章,我就恍若回到了儿时,回到了山西,回到了那温暖而又美丽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