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了摩洛哥之行。能有机会去这个需要飞行17个小时才到的北非国家,得拜广州恒大所赐——作为今年亚冠新科冠军,恒大拿到了世界俱乐部杯的参赛门票。
“菜鸟”恒大在世俱杯上的成绩,无需再多提。比赛开幕前夕,传出了中国想要申办2017/2018年世俱杯的消息,这方面倒是有兴趣谈一谈。
那些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换做中国来举办,效果会怎样?细细说来,相比摩洛哥,我们在某些方面应该更好一些。
比如球场。从阿加迪尔到马拉喀什,世俱杯的两座球场都处在城市郊外,差一点让球迷顺便来一次“沙漠游”。国内像样一点的城市,市区范围都会有一座体育场吧。
比如交通。两座主办城市的公共交通都很不发达,地铁轻轨压根没有。几万人看球,很多人都是开着车去,而球场外的马路就那么一两条。可以想象,一到比赛结束会是怎样的“盛况”。几千辆车争着往外跑,不堵个一两小时,嘿,那算你运气好!
又比如管理。私人小车能一路开进球场;比赛结束没有明显的指路牌、没有足够的疏导人员;市区看不到多少警察以致骚乱时发……放在国内大型活动中,这些是不可想象的。
还要提醒的是,摩洛哥的饮食实在是……太太太单调了点,阿拉伯餐的味道让中国的记者和球迷那叫一个想念方便面与榨菜,整天都嗷嗷待哺哇哇叫饿。我倒是高兴了,回来一称,直接瘦了七八斤,减肥效果很好。
所以我想,如果放在中国办,估计随便一个省会城市,硬件条件都要比摩洛哥好很多。球场不会那么偏,交通不会那么乱,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保准让全世界赶来的朋友连连叫好。总而言之,摩洛哥可以办,中国那是百分之百随便办。
当然,最大的硬伤倒是中国足球的水平。东道主卡萨布兰卡队连连爆冷冲进决赛,最后只输给拜仁,让摩洛哥人兴奋得像过年一样。中国的俱乐部能不能争气,不让球迷叹气,倒是让人心里没啥底气。
世界杯看来短时间内办不了也进不去,世俱杯还真值得一试,好歹也让千万热情的中国球迷做一回世界的东道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