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控江路261号的内江公园是个迷你公园,面积仅1.55万平方米,早年是一个果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长白新村入住居民的增多,附近没有可供休憩的公园,有关部门便将果园改建为内江公园。内江公园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设计,风格为仿古园林,著名中国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也参与了设计指导,并为园内建筑题写了“忘寒居”匾额。1984年,内江公园建成开放。最初是收门票的,2006起免费开放。
30年过去了,园内建筑、设施都老化了,围墙、路面破损,地坪积水,另外,居民们强烈要求开放夜公园,但照明、安全等设施达不到要求。去年,杨浦区市容绿化局将4座社区小公园改造列入实事工程,由杨浦公园绿化养护有限公司开始对内江公园实施改建。
据改造项目负责人施克敏介绍,在不改变公园原有风貌的条件下,他们对损坏的围墙、建筑、路面进行了修缮,对绿化进行了增补。园内有湖,为防止游客落水,在湖边设置了安全护栏,共410米,栏杆造型也是仿古的;园内照明共增加20盏灯;监控探头原来只有4个,现增加了20个;此外,还根据游客需求,增加了座椅、鸟笼架、衣帽架等便民设施。记者看到,湖边栏杆每隔一根,嵌着一盏路灯,十分协调。
去年7月,内江公园改造完成,夜公园开放了。附近广远新村、控江路121弄等老式新村的许多居民开心地涌入这里休闲、锻炼。目前,内江公园每天接待游客达四五千人。
近年来,上海新建的公园绿地很多,大多是现代风格的,而像内江公园这样仿古园林风格的小公园,屈指可数。事实上,保护一座城市的风貌,不仅要保护岁月久远的历史遗迹,对于不同时代的建筑都应给予尊重,包括现当代的优秀建筑、园林。内江公园的改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本报记者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