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访《时间都去哪儿了》创作者董冬冬、陈曦
~~~——访《时间都去哪儿了》创作者董冬冬、陈曦
~~~——访《时间都去哪儿了》创作者董冬冬、陈曦
~~~——访《时间都去哪儿了》创作者董冬冬、陈曦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40分钟一气呵成一字未改
——访《时间都去哪儿了》创作者董冬冬、陈曦
陶禹舟
■董冬冬、陈曦夫妇 图TP
  舒缓的旋律搭配平实的词句,徐徐诉说岁月流转中的人生故事。马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戳中了无数观众的泪点,也让它的词作者陈曦和曲作者董冬冬被大众所熟知。这对80后夫妻昨日在京接受记者专访时,直言这是对自己多年创作最大的肯定与回报。 

  一气呵成一字未改 

  《时间都去哪儿了》2009年问世,最初是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的片尾曲。董冬冬回忆,当时他和陈曦应邀为《老牛家的战争》写歌:“这部电视剧本身讲的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和冲突。我给陈曦看了片子,但是她憋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写出来。” 

  交歌的前一天正赶上陈曦母亲过生日,每年家里人都要一起吃饭庆祝。“妈妈那天眼睛突然花了,连近处的东西都看不清。以前总觉得只有爷爷、奶奶才算老人,没意识到老会跟父母有关系。一瞬间就觉得时间从妈妈身上走过去,特别想哭。”陈曦说。 

  回家后,陈曦花了40分钟写出了《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词,一气呵成,连一个字都没改。“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这是陈曦儿时的记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这是陈曦切身的感触。“这首歌等于就是在写我自己。” 

  董冬冬看了也备受感动:“我没想到她能写一首让我一眼就有点想哭那种感觉的歌词。”董冬冬从小被姥姥带大,20多岁觉得到了应该孝顺她的时候了,姥姥却去世了。“人生很多事情都是这么错过的。当你想孝顺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机会了。”之后董冬冬为这首歌谱曲,也仅仅只用了半个小时。 

  夫妻搭档合作多年 

  董冬冬和陈曦相识于大学军训。“那时看她特别漂亮,老想着跟她接触。而且她特别爱看书,我就有个私心,我是搞作曲的,我要能有一个会写词女孩为妻子,那不是近水楼台吗?”董冬冬说。 

  2005年,两人开始搭档创作歌曲,最开始为动画片写歌,慢慢为电视剧、电影创作歌曲。“这么多年,除了陈曦,我从来没为其他人的词谱过曲子。”董冬冬透露,二人合作多年,默契已经非常深,“我都不敢再和别人合作了。”两人合作的一个惯例也是陈曦先写词,董冬冬再谱曲:“因为她的词都很押韵,有了词我再写曲子,一是好写,二来更上口。” 

  最让董冬冬感动的是,陈曦为了他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她在古典钢琴上比我弹得还好,但她希望我成功,因为我的梦想是成为大作曲家,她就觉得能在我的人生路上帮到我是她最开心的。” 

  夫妻俩不光创作舒缓的暖心歌曲,舞曲、Rap等各种风格音乐两人都有涉猎。董冬冬还透露,陈曦内心是个女汉子:“她创作那种描述兄弟情的歌词更拿手。”而接下来即将上映的电影《北京爱情故事》,两人也合力创作了多首作品。  驻京记者 陶禹舟

  (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契而不舍 2014索契冬奥会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的至爱下天蓝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晒”年味
   第B04版:家长会/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周刊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长辈不让拜年 就要听我唱这歌
40分钟一气呵成一字未改
五十年《白毛女》复排 新剧目《长恨歌》启动
知青迎春多媒体音乐会今上演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840分钟一气呵成一字未改 2014-02-12 2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