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誓是人际关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爱情题材的作品中。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已经有了不少动人的誓言,如《邶风·击鼓》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生总难免生离死别,我早就对你发过誓言:我要一直牵着你的手,与你一起相守到永远。《诗经》里发类似誓言的,此外还有《郑风·女曰鸡鸣》的“与子偕老”,《鄘风·君子偕老》的“君子偕老”,《卫风·氓》的“及尔偕老”,《邶风·谷风》的“及尔同死”……看来这是当时诗人爱发的誓言。
《诗经》里的誓言比较含蓄,而且一般都是正面立说;到了汉乐府民歌《上邪》里,那个誓言才叫惊心动魄: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清人张玉榖评论此诗道:“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横。”(《古诗赏析》卷五)因为“惊天动地”了,也就惊心动魄也!
《上邪》般的“毒誓”,自是民歌的特色,常见于民间作品,罕闻于文人诗歌。此后,这种类型的誓言,在民歌里形成了传统,大家纷纷发挥想象力,在比喻的新奇上争奇斗艳。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唱道: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除了颠倒错乱时空外,还要挑战重力原则。明代山歌《劈破玉·分离》唱道:
要分离,除非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
除了颠倒错乱时空外,还要挑战官僚体制(“除非官做了吏”,同样是明人的唐寅,对此应有痛苦感受)。湖南民歌唱道:
(女)问郎我俩交情几时丢?
(男)要等鸡长耳朵马长角石头长草扁担开花擂槌结籽阎王勾簿把情丢!
全面挑战生物学上的可能性,更加贴近民间的经验世界。
现代流行歌曲里的誓言,也还是不离这个传统。根据《上邪》改编的歌词、《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唱道: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化/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不能和你分散/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
文言虽然改写为白话,比喻们却一仍其旧。林隆璇唱的《我爱你这样深》:
我爱你这样深/哪怕夏雨冬雷震/一朝决心不再为你等/情难灭霜雪难分
比喻们虽然一仍其旧,意思却不大通顺了。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推陈出新,用“无厘头”解构传统的比喻,大家顿时觉得很新鲜了,其实还是不离民歌的传统: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
不过,这种“惊天动地”式的誓言,要说只是中国诗人的专利,那倒也不尽然。比如苏格兰诗人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就唱道:
我的好姑娘,你有多么美,/我的情也有多么深。/我将永远爱你,亲爱的,/直到大海干枯水流尽。
直到大海干枯水流尽,/太阳把岩石烧作灰尘,/我也永远爱你,亲爱的,/只要我一息犹存。
其中海枯石烂的比喻来自苏格兰民谣。德国诗人海涅的《抒情插曲》第四十四首也唱道:
我爱过你,至今还爱你/即使世界化为灰尘/从它的瓦砾之中/还有我的爱火上升
不仅诗人的想象力大都不出“惊天动地”的范围,而且中译者脑海里似乎也都存有一首《上邪》。
在有情人的耳朵里,誓言不嫌其夸张,总是声声入耳的。但是连马克思都说过,“誓言总是写在水上的”。男人的誓言尤其靠不住。如《邶风·谷风》里的男人,也曾对她说“及尔同死”,但结果却是“反以我为仇”;《卫风·氓》里的“氓”,也曾经“信誓旦旦”,对她说“及尔偕老”,但结果还是把她给抛弃了,那曾经的誓言,反而让她伤心,成了一个莫大的讽刺:“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与子偕老”的誓言之所以让人,尤其是让女人们感动不已,正是因为在这种誓言的背后,存在着无数背约的事实。背约的原因有人事,也有天数。它实在太难、太难实现了!
更有甚者,不仅男人的誓言都是写在水上的,古希腊喜剧家米南德(前342-前291)竟然把主语设定为女人,说“女人的誓言都是写在水上的”——看来誓言的靠不靠得住,跟性别并无必然的关系。
但也有人认为,誓言的靠不靠得住,本身是个“伪命题”。他们认为,誓言的真谛,不是为了永恒,不是为了相信;誓言的真谛,只是说出口的刹那,那一刻就是“carpe diem”(拉丁语,意为“活在当下”,或“抓住今天”),那一刻已经是永恒!
“誓言总是写在水上的”——不管写的人是男还是女——这话表达的与其说是绝望,不如说是希望——真绝望了,就不会这么说了。而且,哪怕誓言总是写在水上的,“写”本身仍不会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生活里,文学中,我们还是发誓再发誓,哪怕我们并不相信,哪怕我们转眼即忘,其意义诚如席慕蓉所云: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总有一些什么/会留下来的吧/留下来作一件不灭的印记/好让好让那些/不相识的人也能知道/我曾经怎样深深地爱过你(《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