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说出他的主张
俗话说敬了父母不怕天,纳了赋税不怕官,现如今眼看着要被打入另册、秋后算账,因而心慌神乱的三村乡民,急急回去村里报告此般情形,韩阿公、陈耆老、九分等村老族正,顿时也焦急恐慌起来。
当下,三村主事拢共十数人,赶去城中考棚“县衙”,县太爷段大人好似正在等着他们。段大人正色严词,斩钉截铁,说出一番道理:“你等数村,聚众作乱,绑知府,烧县衙,劫牢狱,再是抗官拒法,又于盛垫斩杀二百官军,如此惊天大案,不予办理了结,社稷即不成其为社稷,朝廷即不成其为朝廷。本官意在恤民,不忍你等生灵涂炭、灭族毁村,竭尽全力,身家担待,只将此案归之于为首之三人,其余乡亲家人概不株连。此等事理,不说仁慈宽厚,你等百姓终也晓得其中的轻重。”段光清遂又指着九分道:“本官念你石山弄付长庚,本性愚钝,乃父劝战被杀,本官便不再追究,各村只得一人担当,这也是出于公允,你等还有何可说?!现首犯一日未获,大案便一日未结,你三村自也一日未脱干系。”
众人听县太爷如此说法,一时竟是哑口无言,只九分实在焦虑不过,张口道:“报、报县太爷,只他们不愿投案,我等又怎好将他们捆了来?”
段光清冷笑一声,咄咄逼人道:“当日二百官军,谅也不都是他们三人所杀,当时你们又说什么来?眼下又何消本官来给你们拿主张?现时的情形,不见得你等再行聚众打杀起来,非要交付税银,我自不收总是可以……你们各自回去商量。只是事情拖久了,木已成舟,怕就回天无力了。”
众人心摧神伤、失魂落魄地将不祥消息带回到各自村里,“堕民”的磨咒顿时黑压压地盘桓于三村村民的头顶!像是一种报应,他们直觉得自己就要遭到遗弃,他们将被遗弃在乌云盘聚的无边荒野,将被遗弃在永无天明的黑夜……他们的心思开始动摇了,他们不会为了八百两银子昧了良心,可是他们拖儿带女,拉家带口,毕竟要活下去……可是要活下去,却是这样地万般艰难。
那日送走秀才,陪着张潮青与俞能贵他们留下的只有四五人了,有身背绣了青龙的城中痞棍阿兴,有船帮出身的奉化人董亮,还有阿贵的两个盐贩兄弟。阿贵道:“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大哥你就发个声,刀山火海,我们随了你去!”
张潮青沉思良久,然后说道:“我们要投太平军,不往西边走,官军在那边正防得紧,我们往南走奉化,让它官军料不着,然后出海绕道,再往湖南去。”
大家都说好。董亮说,奉化海边的拆开岭,东濒海湾,背多山岭,正是藏身出走的好去处。
这里刚刚计议停当,忽然就有邱隘的乡官将官府告示送来羊庙。张潮青与董亮识得些文墨,认读之后不免振奋。官府终究是去红白封,抑平粮税,又勘立碑石,恢复肩贩盐界。可是未及欢喜,又见告示说,东南两乡的民变戕官案,专拿周祥千、张潮青、俞能贵,其余概不株连;又说拿住人犯之一名送官者,可得赏银;再又说,若藏匿人犯不报者,严加治罪,人犯若有脱逃者,则家眷村人连坐。
大家又一下子闷住了!阿贵说:“贼娘的!他屁眼头扯王旗,虚张声势!等了他那么多天,也没有看见他来拿人。我们现时就走,快快引了太平军援军杀过来是当真!”
可是张潮青却沉默了。当晚羊庙,烛光照耀几位草莽英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之后,张潮青断然说出他的二度主张:明晚即由阿贵带着众人往奉化那边去。辗转赴湘后,即要找寻书馆的李先生。李芝英自被县令解除监视后,即带着张炬消失无踪,张潮青知是投奔太平军去了。李芝英走时,还留下一幅字书,要人到时候,送与周祥千。至于数年以后太平军攻入浙江,李芝英与张炬随军而至的事情,则是后话了。张潮青说要众人先走,讨要援军,自己则留在鄞县,以备接应。他又要阿贵等人放心,他段光清说要拿人,事情却也不是就由得他的。
隔日正待出发,却又有消息传来,各乡公所里拒收周韩、横泾、石山弄乡民的粮税,官府放言,现时不收,是要来日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