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司令不再“撑腰”
2月10日,驻日美军司令兼美国太平洋空军第5航空队司令安杰瑞勒中将接受日本媒体的电话采访,当有记者问“万一‘尖阁列岛’(实为中国钓鱼岛)发生冲突,美军将采取何种行动”时,安杰瑞勒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希望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发生,救护将是最重要的责任。”他特别强调美军不会直接介入,因为会“出现十分危险的问题”。当记者追问:“假如外国军队‘占领’钓鱼岛,美军是否会参与阻止?”电话另一端的安杰瑞勒明显踌躇了一会儿,接着表示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并再次强调美军介入非常危险,关键是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万一发生,日本自卫队可能要独自面对……我已经听取了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的意见,将会采取两点对策:一是尽快实施日美首脑协商,二是相信自卫队的能力”。日本舆论注意到,仅仅一年前,安杰瑞勒还在钓鱼岛问题上为日本“撑腰”,当时他说: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如果政府命令介入,我们会采取相应防卫措施。”但一年后,钓鱼岛却成为“不能介入”的“危险区域”,其态度发生180度转变。
随着日本在一系列领土问题上不断挑衅邻国,激化地区矛盾,日美军事同盟正成为日本保持“区域话语权”的护身符,同时也使美国陷入尴尬境地。日本《军事研究》杂志认为,美国有利用日本搅乱亚太安全局势,以便美国寻机介入亚太安全事务,为实现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提供契机。同时也可以利用日本与邻国的关系紧张,进一步实现对日本武装力量的软控制。然而,日本一方面“拥抱美国”,另一方面却不断夹带“私货”,企图把美国拉入领土冲突。一段时期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言行不仅惹恼众多邻国,让美国进退两难,而且日本极力恶化钓鱼岛形势,让东北亚大国关系“复杂化”,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因此,日本学界猜测驻日美军司令的态度从“介入”转变为“不介入”,很可能是华盛顿打算给东京一个教训。另外,美国人可能从目前的东北亚局势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于是不愿再轻易表态介入。
“他们不想重蹈朝鲜半岛的覆辙。”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这样评价安杰瑞勒的发言:“与其临阵脱逃,不如现在就表明置身事外的立场,这样也能给日本人的狂热降温,减小冲突爆发的几率。”
“知日派”心中有分寸
就美国军内系统而言,安杰瑞勒算是少数“知日派”之一,他明白处理美日关系时要掌握分寸,不能被日本牵着鼻子陷入“领土摩擦”的泥潭,那样不符合美国的战略方针。五角大楼之所以安排他担任驻日美军司令就是对其“纵横捭阖”能力的信任。
说起安杰瑞勒的从军经历,用“丰富”来形容比较合适。1981年,他毕业于美国空军军官学校工程学专业,进入亚利桑那州威廉斯空军基地接受为期一年的飞行员培训,主要驾驶T-38“禽爪”教练机,该机被称为“喷气学堂”,是绝大多数美军飞行员操作先进战机前的必须熟练驾驭的对象。然而,T-38又以“脾气古怪”著称,由于该型飞机的飞行性能特殊,所以能快速掌握飞行技巧的新手绝对是值得栽培的人才,安杰瑞勒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成绩优异的安杰瑞勒成为驻威廉斯基地的第97飞行训练中队的教官和考核官,1986年11月至次年10月,他进入位于华盛顿的美国空军总部,成为主管飞行员培训的参谋军官。
在总部机关只待了一年,安杰瑞勒又主动申请调入新墨西哥州霍洛维基地,成为“战斗机入门训练计划”的学员。完成受训任务后,安杰瑞勒被调入佛罗里达州麦克迪尔基地第51战术战斗机联队第61中队,成为F-16战斗机的实习飞行员。从1988年11月起,他被派往驻德国施潘道基地的美国驻欧空军第23战斗机中队,担任飞行教官和中队长。1991年10月,安杰瑞勒再次回到第61中队,任指挥官。
从1992年起,安杰瑞勒被选送到空军指挥参谋学院和高级空中力量学院深造,1994年获得“高级空中作战研究”专业硕士学位。随后,安杰瑞勒回到美国空军总部工作,相继担任F-16战斗机部队结构计划参谋和航空航天作战司令部助理执行官、副参谋长等职。
由于具备完整的部队任职与总部带职经历,加上较长的在职教育经历,安杰瑞勒在部队里平步青云。1996年,他被调入驻日美军第5航空队,任驻日美军司令助理参谋,一年后调入美军第13战术战斗机中队任指挥官。在日本的两年里,安杰瑞勒仔细了解部署在亚太地区美军的情况,并深入分析日本的“国情”,逐渐成为“日本通”。
1999年,安杰瑞勒被选送到国家战争学院学习一年,随后进入五角大楼,担任作战分析处战区作战科以及研究分析演习处的负责人,这让他获得将传统空中兵力与现代联合作战场景融合的重要历练,接着获派前往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任盟军最高司令的行政助理。
然而不管职位如何变换,驾驶战机特别是驾驶F-16战机才是安杰瑞勒的最爱。截至目前,他驾驭过的军用机型仅有T-38和F-16,但累计飞行时数却高达3100小时,其中包括182小时的作战时数。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看,称呼安杰瑞勒为“资深飞行员”并不过分。 雷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