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造舰 性能先进
加尔各答级防空驱逐舰有“印度神盾”之称,是1999年印度海军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联合提出的“15A工程”的产物,其研制目标是携带相控阵雷达探测系统,能充当航母战斗群骨干的远洋舰艇,是印度海军向远洋迈进的关键一步。“15A工程”首批计划建造3艘,首舰于2003年在孟买的马扎冈造船厂开工建造,2006年舰体下水,可是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直到7年后的今天才勉强完成主要设备安装。
从总体上看,加尔各答级舰体长约163米,宽约17.4米,标准排水量6800吨,基本船型参考了印度现役的俄制61型驱逐舰和印度自行建造的德里级驱逐舰。比较特别的是,加尔各答级设有双直升机库,可搭载2架中型直升机(如印度“北极星”反潜直升机)。该级驱逐舰还通过设置舭龙骨和减摇鳍等措施,降低舰体的横摇和纵摇,改善耐波性。
加尔各答级的上层建筑与舰体融为一体,舰面布置也更加简洁,这些措施显著减少了舰体的雷达反射面积,提升雷达隐身性能。舰体内的舱室和作战部位的出入口均采用封闭设计,有利于在核生化条件下持续作战。此外,每个舰员的平均起居空间达到2.45平方米,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
加尔各答级的主桅上集成了以色列帮助研制的X波段EL/M-2248主动相控阵雷达,能搜索和跟踪空中来袭的目标,并为舰载防空导弹提供制导。该舰还装备了远距离红外预警和跟踪传感器,可以在雷达无法工作时保持一定的探测能力。为了实施反潜作战,该型舰还装备了“Nagin”主动拖曳线列声呐和“Humsa-NG”舰壳声呐。
在动力方面,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采用柴油机和燃气轮机联合动力系统,双轴驱动。主机为2台从俄罗斯进口的燃气轮机,总功率64000马力,2台柴油机提供辅助动力,功率9920马力。该级舰的最高航速可达30节,经济航速14节至18节,最大航程约4800海里。为了提高该级舰的声学隐蔽能力,轮机室采取了多种减震措施,各种传动齿轮也采用高精度加工。
防空为主 战力可观
为了使加尔各答级驱逐舰拥有足够的防空能力,该级舰配备了48单元垂直发射系统,装填“闪电-8”防空导弹。
“闪电-8”是印度DRDO组织与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合作开发的防空导弹,由单级固体燃料火箭、主动雷达导引头、近炸/触发引信和杀伤爆破弹头等部件组成。导弹头部呈流线型,弹体中部有4个固定式小展弦比弹翼,发动机后部装有气动舵。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4.5倍音速,拦击飞机的最大射程为80千米,拦击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为40千米,2枚齐射时对飞机的杀伤概率高达90%。“闪电-8”火控系统可以同时打击不同方位的6个目标。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据说印度海军原本打算使用DRDO研制的“蓝天”舰载防空导弹配合“闪电-8”防空系统,但“蓝天”防空导弹至今仍在试验阶段,命中率较低,短期内难以服役。现在还不清楚印度将来是否让“闪电-8”防空系统兼容部分功能相近但价格较低的“蓝天”防空导弹。
加尔各答级驱逐舰的主要反舰和陆攻武器是2座8单元垂直发射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该型导弹的飞行速度达到3倍音速,最大射程300千米。印度军方对这种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巡航导弹极为自信,一位印度官员表示:“布拉莫斯是一种属于未来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试射了6枚布拉莫斯导弹,每次都成功命中目标。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超音速巡航导弹有这么高的命中率。”
海基核武 威慑邻国
从综合国力来看,印度是一个不甚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印度的历届政府都大力加强军队建设,印度的国防实力增长迅速。尤其自1971年孟加拉战争以来,印度便一直努力建立一支具有“有效、均衡、多功能的蓝水海军”。经过30余年的努力,印度军队规模已经居全球第四,其海军舰艇数量及总吨位更是名列世界前七位,成为印度洋周边最强海上力量之一。
在核战略方面,当前各有核国家都把海军作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中生存能力最强的一环。印度在建立以弹道导弹为主的陆基核打击力量及以美洲虎攻击机为主力的空基核打击力量后,也积极建设以核潜艇与驱逐舰为平台的海基核力量。
按照印度的“核军事学说”,利用水面舰艇作为核武发射平台可以从公海上向敌人发动核打击,遭受敌方反击时产生的附带损失也相对较小,因此海军将成为印度最有效的核打击力量。基于以上军事理论,当加尔各答级驱逐舰服役后,印度海军可能在该型舰上部署一些可装载在“布拉莫斯”巡航导弹上的小型核武器,以所谓“最小核威慑”原则对抗邻国“威胁”。 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