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全称为“薄膜光学即时成像器”(缩写为MOIRE)的新概念侦察卫星已处于工程设计阶段,未来将成为美国监控全球热点地区的“苍穹之眼”。
“两大绝技”开辟新路
据悉,MOIRE卫星是美国五角大楼下属高级研究计划局的重点项目,它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超大视场,二是超高轨道。
长久以来,光学摄像性质的侦察卫星因镜头视场的限制,所能实时监视的区域极为有限,而要把大型光学镜头送入太空却非常不易。MOIRE则另辟蹊径地采用超级薄膜镜头,据称这种材质厚薄与厨房铝箔包装纸相似的薄膜能够衍射光线,其成像原理与传统光学镜头完全不同。更巧妙的是,薄膜镜头具有延展性,能先以折叠形式送入太空轨道,然后根据要求伸展到直径20米左右,面积相当于地面最大望远镜镜头的4倍。
正所谓“大有大的好处”,MOIRE依托超级薄膜镜头可同步监控约40%的地球表面,目标脱离视野的“空窗期”被大大压缩。
至于MOIRE卫星所处的工作轨道,据说距离地表35000千米,比现有光学卫星距地表几百千米的轨道高得多,这也是MOIRE卫星性能超强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发展深空轨道侦察卫星还有利于防范外国反卫星武器的威胁。
“卫星星座”覆盖全球
侦察卫星是一种利用遥感设备获取军事情报的“天眼”。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中,侦察卫星发挥了其他装备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探测手段分类,可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雷达波(毫米波等)等几种类型,其中依靠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光学照相卫星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只有雷达波照相卫星具有识别伪装目标的能力。目前,有能力研发卫星的国家都把军用侦察卫星作为主要研发对象,不遗余力地追求更高的探测分辨率,试图达到“看清汽车牌照”的识别精度。
而为了拉开与其他国的技术差距,美国不仅大力发展类似MOIRE的新概念卫星,还积极研究可实现全球覆盖的“卫星星座”的可行性,由组合在一起的若干颗卫星共同完成“侦察地球”的任务,实现对任何目标的实时或近实时侦察。与此同时,美国还发动民间力量,发展可以军民两用的小型低成本遥感卫星,由于这类卫星应用范围广,使用效率和效益更高。 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