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面拌汤是洮州小吃。农历九月,豌豆收割打碾后,气味香纯。此时的豆面是最让人喜爱的。豆面磨起来较麻烦,要先在粉碎机上打碎,再拿到钢磨上去磨。豆面出粉率高,豆麸少,但豆麸是很有营养的饲料,牲畜吃了肯上膘。豆面磨成后,还要磨青稞面。青稞面在洮州乡下属精面。豆面拌汤原料中不可缺少的还有酸菜。
做豆面拌汤前先要在大铁锅里蒸一锅贴锅粑,贴锅粑要在青稞面里揉进苦豆粉或是胡麻油,贴在铁锅的锅肚上,烧猛火蒸。蒸熟的铁锅粑一面柔颤一面锅粑干脆。贴锅粑蒸熟后再做豆面拌汤。豆面拌汤不像做其它饭要那样多的面,用少量温开水揉面,要揉到用菜刀剁成碎粒不粘连,然后用菜刀剁成豌豆般四分之一大小的碎粒,晾在案板上。用菜籽油炝上葱花,炒上肉丁,再倒上拌汤水量一半的酸菜,等锅一开就可以下豆面面粒了。拌汤煮熟后盛在碗里再调上辣椒油和香油,掰上一块贴锅粑,一口拌汤一口贴锅粑。这样吃着满口溢香,胃里舒畅。
每年新豆面下来,母亲会拎上一小袋让我们一家人尝鲜。住在城里,虽然也时常做豆面拌汤,但酸菜是买的,只有大白菜、洋芋和萝卜的成分,没有那些长在田野里的苦苦菜、苦子弯、麦麦菜等野菜的成分。住宅楼上没有大铁锅,贴锅粑更是办不到,纯味的贴锅粑要在大铁锅里用草火烧蒸。要吃味纯汤真的豆面拌汤要到乡下老家里去。
豆面拌汤养育了一方庄稼汉,也让一些走出农村的庄稼汉吃着异乡的白面细饭时,时不时地想起家乡,想起亲人,想起简朴而可口的吃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