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心理·调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上当妈你准备好了吗?
朱砂
插图 孔雀
  ◎ 采访:朱砂

  ◎ 专家支持:廖丽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心理咨询师考评员

  专家调查档案

  马年伊始,有关马年可能迎来婴儿潮的新闻就出现在各地媒体的重要位置。在卯足了劲给家里添个马宝宝的同时,关于坐月子的那点事儿,准妈妈们是否也准备好了?也许你会说,坐月子可以去月子中心,可以请月嫂,但是,和宝宝相处的第一个月,新手妈妈如何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不是月嫂或者月子中心的护士能够替代的。

  【事件回放】

  大年初一早上7点半,北京医院迎来了第一个“马宝宝”。胖小子体重3260克,身长48厘米。护士向手术室外等候了一宿的家属报喜,“母子平安!” 记者了解到,今年“马宝宝”扎堆儿,北京医院的接诊量比往年增加了至少20%,月均建档量达到了260人次。为此,专家也建议那些非高危的“准妈妈”们,首选离家近的医院建档生产,避免扎堆儿大医院给自己带来不便。北京医院产科副主任王少为告诉记者,目前产科39张床全部处于170%至200%的超负荷运转状态。以前怀孕12周要到医院建档,现在只要一闭经发现怀孕就要马上到医院排队建档,即便这样,很多大的三甲医院产科床位依然“抢占”不上。 (来源:北京晨报) 

  1 帮助孩子克服从母体分离的焦虑

  如今,很多年轻的妈妈选择到月子中心坐月子。为了让产妇得到充分的休息,在月子中心里,孩子往往待在育婴室由护理人员照顾,定时抱到妈妈身边喂奶,或者由护士用奶瓶喂奶。对此,廖丽娟提醒说:“我们有一个观念,坐月子的是母亲不是孩子。所以,我们总是尽可能照顾好刚生产的母亲。殊不知,孩子要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是心理的需求和焦虑的克服。”

  每个婴儿在出生后,首先需要经历的最大的焦虑就是从母体分离产生的焦虑。廖丽娟解释说,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不用自己呼吸,不用自己来表达需求,不需要亲自感受环境的各种刺激。但是,离开母体后,他需要自己呼吸,自己来表达需求,需要适应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还需要适应无法时刻和母亲在一起的状况。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胎教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在降生后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让生命体适应环境,才是最有意义的胎教。

  孩子出生后,需要抚育者尤其是母亲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如何读懂孩子的需求,是新手妈妈在月子中就要开始的功课。廖丽娟说:“孩子此刻最需要安全感,而安全感的获得主要是来自于妈妈的肌肤接触、拥抱以及吮吸。所以,要尽量让孩子在妈妈身边。即使不是母乳喂养也尽可能在每次喂奶的时候,抱着婴儿,用哺乳的姿势来使用奶瓶喂奶。因为哺乳不仅仅是生理需要的满足,也是告诉孩子,妈妈就在身边,同时,这也是这个阶段母亲与孩子之间最核心的交流方式。母婴之间的目光交流,妈妈的抚摸、声音,都是在和婴儿进行交流。”

  2 读懂孩子哭闹时表达的需求

  孩子哭的时候要不要抱?这是很多新手妈妈在月子中十分困扰的问题。有一些新手妈妈会听到“过来人”给的意见:孩子一哭就抱,会惯坏了孩子。其实,无论是一哭就抱,还是越哭越不抱,都是简单粗暴的交流方式。就好比夫妻之间的交流,妻子一喊丈夫“亲爱的”,丈夫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过来亲吻妻子,无论谁都会觉得受不了。丈夫当然会询问或观察妻子喊自己“亲爱的”是有什么需求。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哭几乎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唯一的表达方式,当孩子哭的时候,首先要到孩子的身边,看看孩子是因为什么情况哭,饿了,就喂奶;尿了就换纸尿裤;如果不是饿也不是要换纸尿裤,多半是孩子的身体情况和情绪表达,如果身体也没有异常,那么很可能就是孩子在呼唤妈妈的陪伴或拥抱。廖丽娟建议说:“这时妈妈最好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轻柔地拍拍或者和孩子说说话,往往当妈妈这样做了,孩子就会变得很平静。有时候只要抱起来,孩子就会因为感觉需要得到满足,很快睡着或者安静地看着妈妈。”

  有时候孩子刚吃过奶没多久似乎又想吃,一些妈妈会选择不给孩子吃,希望孩子能多撑一会儿。对此,廖丽娟建议说:“三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妨按需哺乳,就是孩子想吃就喂,不需要太在意时间。当然妈妈可以做一下记录,大概掌握孩子的规律,慢慢你就会发现,即使是按需哺乳,孩子需要哺乳的时间,也会有规律的间隔。这样的孩子通常心理上得到比较好的满足,感觉到了自己对世界的小小控制感,要知道,‘控制感’是孩子健康发育的很关键的内容。”

  有很多妈妈自身有很强的控制感,科学地控制孩子的饮食,科学地控制孩子的睡眠时间,科学地控制着一切。孩子会被控制得很规律,看上去很乖巧,但是,廖丽娟提醒说,当一个孩子表达的需求都无法满足的时候,会产生对环境很强的无力感,结果很可能是孩子会慢慢减少表达,虽然不哭也不闹,但是人格却受到了巨大的扭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这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伤害,将来可能会需要耗费很大的能量去调整,也可能即使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无法修复这种伤害。

  3 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与外界双向互动

  生完孩子以后,产妇体内的激素水平会有巨大的变化,这直接会对情绪产生影响。坐月子期间,亲人一般会比较多地照顾好产妇的身体,但心理方面的支持相对比较少。尤其是沉浸在小宝宝到来的喜悦中,容易忽略产妇此刻面临的巨大变化和需要做的心理调适。对此,廖丽娟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新手妈妈在月子里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虽然有了孩子以后,会有很长时间,妈妈都无法像生孩子前那样完整地睡上一觉。但是,一旦孩子睡着了,家人就要尽量提供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让新手妈妈也可以享受比较安心的睡眠。同时,新手妈妈也可以尽量做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帮助自己尽快入眠。

  家庭增加了新成员,亲戚朋友会来贺喜。坐月子期间,对外联系的事情,可以主要交由家人负责。每个产妇性格、身体状况不同,不妨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调整和外界的互动交流,坐月子期间完全隔绝和外界的互动,并不是个好的选择。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成年人长时间单一地面对孩子,会增加心理压力,导致情绪低落。因为这种相处,往往是单方面的,不是互动的,需要成人单方面读懂孩子,孩子只需要表达自己就可以。这就意味着,对于处在这个状态中的成人而言,交流沟通过于单一和单维度,时间一久,会增加成人的情绪困扰。所以,让产妇有一定的双向互动交流很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资讯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8版:3·15专版
   第B09版:3·15专版
   第B10版:运动会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热点赛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马上当妈你准备好了吗?
升起炉火温暖自己
新民晚报心理·调查/康健园B06马上当妈你准备好了吗? 2014-03-10 2 2014年03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