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烬录
失联飞机警示:科技有边界
李泓冰
  李泓冰

  载有239位乘客、其中154位同胞的马航失联飞机“人间蒸发”,不但往国人心中狠狠戳了一刀,也将咱们对人类科技进步日益膨胀的自信拦腰斩断。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刚刚露头便被相关方面否认。唯一还在“野蛮生长”的,是国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在令人焦首煎心的这一周,“微江湖”上已经围绕“飞机去哪儿”,演绎出各种扑朔迷离、类似007的大片情节……

  人类科技不是无远弗届、无所不能吗?不是传说中卫星厉害得都能看清地面上的轿车型号甚至人的眉毛胡子吗,偌大一架波音777,多国动用各种先进科技手段,怎么就迄今还一无所获呢?它是怎样躲过各路军用民用雷达,诡异地隐形了呢?

  专家适时地出面,为焦灼的人们科普。原来,我们引以为傲的科技,是有清晰边界的,是相当无能为力的。比如卫星视力再好,也不能同时看遍四面八方,只有盯着某个具体目标才会看清。而马航飞机忽而泰国湾,忽而马来半岛,忽而马六甲,忽而印度洋,根本无法精准定位。《消失的法航》作者帕尔默向美国媒体形容搜索难度,相当于在美国宾州找辆小车大小的东西,现在又扩大到要在整个北美找,“而且还得在反光的水面找”。

  结论就是,找到是反常的,找不到是正常的。

  这样的时候,看到新闻图片上跪地为飞机祈祷的异国宗教信徒,忽然就有几丝羡慕。当无力感袭来时,还能有所敬畏有所倚恃有所支撑。宗教或许是一些弱者最后的精神避难所。

  那么,当科技有边界,我们“战天斗地”的野心是否也该收敛一下,用某种对自然的敬畏与谦卑,筑成自我约束的边界呢?

  当今世界,科技的边界其实相当狭窄,它解决不了的问题实在太多——只是不像飞机失踪那样突如其来,痛人心扉,因而常常被轻慢地忽略了。神九固已上天,蛟龙亦能入海,但我们仍然消灭不了贫困,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雾霾招摇于大河上下、长城内外。

  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特意提醒,“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他还用了“伤天害人”四个字,来形容违法偷排的行为。

  是的,“伤天”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害人”。

  咱们还是认了吧。相对于大自然,相对于地球与海洋,人类依然渺小,科技依然无力。为了追求GDP和眼前利益,我们“强大”到足够“伤天”的地步。天何言哉,只以灾异谴告——一切伤天行为,都反弹回来害了人。

  我们的祖先,宗庙所祭不但有祖先,亦有郊社及山川之属,称为“外神”。现在想来,未必该一概归于迷信,反而是一种大智慧。诗经《生民之什》篇说,“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是说敬畏上天的威怒,自警自戒,不敢有所轻慢戏谑;敬畏天降灾变的警喻,常自战栗,不敢随意驰驱无度。谆谆之言,耳提面命,让不肖子孙惭愧无地。

  眼下,我们依然期待,那“隐形的翅膀”能够飞过绝望,在某个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徘徊孤单着。

  当时明月在,盼照彩云归。且让我们一起敬天爱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5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6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找准路径
你懂的
失联飞机警示:科技有边界
“教授”问题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3失联飞机警示:科技有边界 2014-03-15 2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