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 周日 喀什 泽普 叶城
今天是周日,我们马不停蹄,到县乡调研。当地的干部也放弃了休息陪同我们。一路,我感到有点愧意,我们是来援疆的,如果过多给当地干部和群众增加负担,就违背初衷了。
在泽普古勒巴格乡双语幼儿园,既喜且忧。每个教室学生都在,老师也小心恭候。我问学校老师:“周日幼儿园上学吗?”他们点头肯定,我又追问:“晚上不住幼儿园吧?”也得到了明确的答复。我心里犯嘀咕,是不是我们要来观摩,小朋友和老师们也不得不回到幼儿园,为的是充分展示幼儿园生动活泼的教学景象?倘是如此,我们就有过失了。
学校安排令人满意,也别有创意。在校门口,一位约摸六岁的小男孩面不改色地一字一句地致欢迎词,背得流利,令人怜爱,举着无线话筒,小大人似的从容不迫。之后在路灯杆下,球场旁,废品回收站前,都有一位小朋友作讲解,用的都是汉语,有的读的是朗朗上口的儿歌,大声的童音,既有点夸张,也富有童趣。课堂里,老师组织学生们在唱歌,扯着嗓子,都有模有样。汉族同学不多,一个班里有几位,也显得挺突出,摇头晃脑地唱着,与民族同学挺和睦。我想,许多年之后,这种相处和融合,也会在他们的记忆中变得愈加美好的。
县委书记问一小朋友,你家有几个孩子,有哥哥,弟弟吗?小朋友不吭一声,面无表情。我插科打诨:“你问的是人家的机密,人家当然不回答你咯。”大家皆笑。也许对他们说汉语,这些孩子还听不惯,课堂上老师说的与这有些差异。听不惯就不知如何回答了,就像我们当初学习英语,真听老外说话,还是一愣一愣的,不解其意。我们说的英文,老外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些小朋友讲解员给我们增添了几分快乐。
到泽普工业园区实训基地、阿克塔木乡新农村试点农业大棚等,进行了查看,比之去年此时,建筑已平地而起,建设已初具规模,令人欣喜。
下午在叶城观摩。依提木孔乡和布鲁克塔克旗的农民安居房规划、设计、建设都令人眼睛一亮。但塔吉克村先行启动的是小康型的,即有较高的收入、选择160和170多平方米单体式两层别墅型建筑的农民。普通型的尚未启动。而且乡领导介绍说,富裕层,他们还每户贴了2万元。下一步,对贫困户也补贴同样标准。那么中间户呢?不补贴似显不公了,因为用的是乡镇集体的资金呀!窃以为,这一点切不可失之偏颇。
今天喀什又下雪了。是自然的雪,没有采用人工降雪术,雪起初片片朵朵、稀松而寂寥,以后有一阵几成鹅毛大雪,漫天飞舞了。雪落在公路上,前面的车又把积拢的细雪吹散开了,雪粒干而灵动,也形成一景了。打了电话问及喀什指挥部同志,说是大雪弥漫,听描述,要比泽普大得多。
2011年12月19日 周一 喀什 叶城
虽然室外明显寒冷,冷气直砭肌骨,但今天阳光炫目一片晴好。叶城的一些援疆项目正在收尾,令人内心也飘掠了光亮。叶城维吾尔医院作为标志性项目,明年五月底可以竣工了。昨晚饭后又召集综合组、工程组、社会组与分指挥部一起商讨竣工时间、开办及设备采购安排、物业管理指导及医院开业时间,今天又与县委书记李国平沟通,希望在明年三季度能够对外开业,也得到赞同。这是援疆第一个启动的交钥匙项目,必须率先投入使用。前两个月到现场踏看的叶城农贸交易市场也已基本完成,1700个摊位,彩钢板构筑和简易的水泥摊位,使这农贸市场成为叶城最大的一个巴扎了。场地宽阔,面貌一新的感觉,是受维族群众欢迎的项目。当地还刻了上海援建四个大字在门口的牌匾上。
昨天下午在泽普布依鲁克乡见识了好几对合抱树,杨树和桑树互相缠绕着一块生长,却是罕见。县有关部门命名为古树情缘,并安排资金予以保护,已成为旅游的一个景点,不失一种聪明之举。
在叶城也有一处古城,曾经拾得几枚当年的钱币,现在还可掘到坟堆里的尸骨,据说还有干尸。叶城把这命名为锡提亚迷城。锡提亚即维语“干尸”之意,建造一些迷城围墙等建筑,拟把干尸堆围将起来,做一些展示,打造迷城之旅游景点,这也许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可令这片死气沉沉的戈壁熠熠生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