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遗骸由韩国仁川机场运抵沈阳桃仙机场,并于中午入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接收牺牲在韩国境内的志愿军遗骸。从全国各地闻讯赶来的老兵和烈士后代,在烈士陵园外早早守候,迎接亲人回家。
英雄形象永留心中
昨天早上7时30分,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机场举行43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简短祭奠仪式后,烈士遗骸由中方礼兵护送登上运送遗骸专机。
8时25分,运送遗骸专机进入中国领空,我空军派出两架歼-11B战机为志愿军烈士遗骸迎接护航。9时22分,专机在沈阳桃仙机场平稳着陆。
11时30分,桃仙机场隆重举行烈士遗骸回国迎接仪式,在小号独奏《思念曲》下,437名礼兵护送覆着五星红旗的烈士遗骸棺椁行入场。担任礼兵的官兵来自陆军第39集团军,60多年前,这支部队曾驰骋朝鲜半岛,立下赫赫战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了仪式并讲话。张高丽强调,为国牺牲的志愿军烈士虽然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老兵后代等候接灵
昨日在韩参加志愿军遗骸交接仪式的还有四位志愿军老战士。他们是今年81岁的高亚嵛、吴晓岚、孙凤康和何其芬。前晚,四位老人自发排班,在韩国坡州墓地点起长明灯,陪伴即将回国的战友度过漂泊的最后一夜。昨天早上,老人们共同为烈士遗骸进行起灵仪式,并一路护送灵车至仁川机场。沈阳方面也安排了志愿军与烈士子女代表在桃仙机场接灵,他们打起了“迎接烈士英灵回家”的横幅,并鞠躬致敬。
昨天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外还聚集了数十名从全国各地自发赶来的志愿军老兵和烈士后代。早上8时半,他们就手捧菊花,臂带黑纱,拉起写有“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子女欢迎亲人回家”字样的横幅,来到陵园大门外等候。
一声“爸爸”已久违
昨天下午1时,等待4个多小时后,437具遗骸在礼兵护送下,分装在40余辆军用卡车上运抵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第一辆车驶来时,现场老兵立刻脱帽肃立,烈士后代眼圈瞬间红了。随着一辆辆车驶入园中,烈士儿女们控制不住悲痛与激动的心情,开始号啕大哭。“爸爸,爸爸,你终于回来了!”他们哭成一片,一遍一遍大声呼喊着“爸爸”这个六十余年没机会喊出口的称呼。
虽此次归国的437名志愿军遗骸均为无名氏,但多位烈士后代告诉记者,多具归国遗骸挖掘地与其父当年牺牲地相符。烈士后代李海放透露,陵园方表示将进行志愿军遗骸与后人的DNA比对工作,“我希望这一切尽快进行,趁我们还活着。”
今天,闭园两日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新对外开放。上午8时半,志愿军烈士后代们带着花圈,来到陵园内祭拜归国的英灵们。“60年来,我们始终无法亲自前去祭奠亲人。而今,这个梦想部分实现了。”他们表示,希望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建成全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最后归宿地。
记者从园方了解到,437具志愿军遗骸目前被安放在陵园中一个恒温的房子里,暂不对外开放,待陵园改扩建完成后再予以妥善安葬。
特派记者 陶禹舟
(本报沈阳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