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抽样调查,中国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其中4~15岁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然而,目前我国每年的就诊患者不到30万名,真正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
造成矮小症患者治疗率低的原因是许多家长不知道矮小是一种病,认为孩子身高与家族遗传有关,父母个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不高也很正常,治疗与否结果都一样。于是花大量的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增高器械,而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误治疗。也有家长误以为孩子个头矮属于晚长,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
儿童矮小症治疗专家、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内分泌专家张博佑主任建议,家长每2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在班级站队总是排在前三名,或比同龄孩子个头矮5~10厘米,家长就应该引起注意。
“生长速度减慢往往是儿童疾病的早期信号之一。”张博佑认为,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孩子出生时身长小于50厘米,2岁以下儿童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4岁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长小于6厘米,就需要及时去找儿科内分泌专业医师诊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每年3~5月,是医学上公认的最佳长高时段。那是因为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强,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创造了“黄金条件”。所以,张博佑建议广大家长,如果想让孩子生长得快、发育得好,要抓住春天这个好时机,坚持“多营养、多睡觉、多活动”的“九字方针”。
李新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