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调皮、好动,扮怪象与多动症、抽动症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招呼得住,停得下来;后者是不由自主的,孩子无法控制自己。抽动症、多动症是两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中抽动症属于神经椎体外系功能缺陷,其突出表现为:挤眉弄眼、摇头耸肩、甩手点头、踢腿扭动身体、爱说脏话等,严重的患儿还伴有喉头作响,常不由自主地发出“哼”、“啊”、“咳”等异常声音,大多数伴有多动现象,被误认为是“装怪相”、“鬼眨眼”。而多动症更多地表现为心理疾患,主要症状为:持续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包括肢体和语言),性格发生改变(冲动任性不遵守纪律、喜欢打架、具有攻击行为),行为障碍(成绩下降、逻辑思维差)等。
其实,抽动症、多动症孩子大都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有的还相当聪明。如果老师和家长对这两种病不了解,老是指责、抱怨,甚至打骂孩子,不但“缺点”改不掉,孩子还会因无法集中精力听课、做作业,导致成绩差。慢慢地,老师、家长包括孩子本人都会对学习丧失信心,结果会误了孩子一生。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帮助,成绩直线上升的不乏其人,治疗越早,恢复得越快。如果你家孩子也有抽动、多动症状,欲了解具体情况和相关治疗方法,可咨询儿童疾病专家公益热线021-65861120。
在疾病高发的春季,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若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此外,由于多动症、抽动症儿童都存在心理障碍,且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易受外界不良影响的引诱。因此,家长对待他们应该严格管理,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分宠爱,更不能打骂,要通过耐心教育和创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缓解孩子的紧张和压力。春光灿烂的日子,多带孩子去亲近自然,多给孩子一些自由选择爱好的权利,监督孩子少看电视或玩游戏机,这是对孩子身心发展都有益的。杨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