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听说我孩子的学校有分尖子班、普通班,孩子就读前我去了解情况,校领导跟我说,分班要等到入学考试后根据学生的成绩再定。我只能寄望于考试。但孩子的入学考试成绩一直没公布(后来有老师告诉我,孩子入学的成绩排在50名左右),报名时我才知道已经分好班了。我又去找校领导沟通,他却说学校从今年起不分尖子班了,都是通过电脑随机分配的。
第一学期期末结束了,孩子成绩班级第一。开家长会时我心中充满喜悦,但班上老师的说法如一磅重弹击碎了我的心。老师们都说这个班是普通班,成绩和尖子班的没法比,小孩即使是全班第一,但在全校的排名也就是在四五十名,我无语了……
——龚先生 徐汇区某中学家长
正方
分班有利于因材施教
胡女士(黄浦区小学生家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从私心讲,我还是希望分班,把能力相等的孩子放在一起,便于因材施教,老师也好管理,家长也放心。
查女士(浦东新区中学生家长):分班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也要看孩子是否合适。我儿子所在的班级是所谓好班,有些学生成绩特别好,老师也表扬得特别多。儿子只有羡慕嫉妒的份,成绩每况愈下,现在他越来越讨厌上学。实在不行,就只能去普通班了,这样和旁边的同学“脚碰脚”,没准他倒成了里面的尖子呢!
反方
分班与教育公平相悖
张先生(闵行区中学生家长):既然是义务教育,大家享受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分班就是不公的表现。教育部门肯定是严禁设立名目分班的,但操作性如何?所谓的“随机分班”,如何让家长感受到这个“随机”呢?打个比方,要像买彩票那样摇奖,才称得上随机,看得见、摸得着,心服口服。这个其实操作起来不难,但不知道几个学校能做到,做不到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郑先生(嘉定区一中学家长):我女儿有时会问我,为何同在一个小区的另一个女同学,能在重点班读书,而她却在普通班?俩孩子平时也经常交流,重点班的女同学明显有优越感。孩子们从读书时就开始接受“三六九等”的教育,如何让他们去实现国家倡导的社会公平正义?我对不公平的分班一直很有忧虑。
教育快评》》》
随机还是投机?
僧多粥少,就要疯抢。“抢”到好学校,还要分到好班级,才算功德圆满。这是很多家长的心态。
所以,学校成了唐僧肉,“好班级”更是其中的“里脊肉”。
要随机分派么?没问题!如果你不能证明这是“人为”的,那怎么说都是“随机”的!那个谁谁谁的孩子进了“好班”,你又怎么证明这不是“随机”的呢?“我没说那个班是好班呀,也没挂什么特色班的牌牌呀,老师的脸上也没写着‘好班班主任”啊!”
随机和投机,一字之差,易如反掌。家长只能望班兴叹,感慨自己拼爹拼不过,或者孩子技不如人。
但愿笔者是小人之心、妄加揣测了。我倒觉得闵行区的张先生的说法蛮可行,每年入学时,家长齐聚一堂,当场摇号,随机分班。几分钟的事,家长放心,校长省心,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