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我们是钞票
吴强
  吴强

  我小时候,商品还都摆在柜台后面,要小心翼翼麻烦面若冰霜的营业员取出来看,“买哇?不买看啥!”购物体验很糟糕。逐渐的,开架式销售一统天下,购物体验有了改善。但好景不长,营业员由冷若冰霜变得热情似火,过犹不及,购物体验又差了。

  现在,类似情况在网络上重现。本来,消费者上网大可不受打扰,仔细衡量再作决定。然而,这一田园牧歌般的模式一去不复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其中有盈利模式,只要人家盯着你口袋里的钱,田园牧歌是没有容身之地的——比如,我想去春游,在一家网站上浏览景点、酒店,促销邮件就围了上来。句式不外乎“为什么不……”“还不……”“再不……就……”型,隔三差五挤进我的邮箱,估计不到下单是不会停的。就算下单了,别的相关营销又会跟进。

  购物体验很不好。明明是堂堂正正的消费者上帝,却总感觉被一只无所不在的眼睛窥视着、跟踪着,就好像在实体店中,刚走进去就被人围住热情推销,眼角稍微往哪里一瞟,哪怕就是眼皮一抬,马上有人介绍那件东西如何好、如何适合你。以至于进店买东西,像林黛玉进贾府一样不敢多看多说(中枪的请转走)。

  是人,总还能对付,表明态度“只买我要买的”,或干脆说“就是来看看的”;网络上的抢逼围促销,那可是直接推送没商量,对付余地都没有。你面对的是机器,是自动应答,是自动发送。因为自动,也会闹笑话,哪怕是误点开的网页,也被认为是一个需求,尾随而至一堆推荐。机器不会分辨,它嗅着每一丝可能的消费需求,然后向你打包票,叫花子吃死蟹,只只灵,目的只是为了哄出你口袋里的钱。不知道哪一天,我们是不是开个网页都要小心翼翼,唯恐被骚扰了。

  我知道,在机器眼中(自然,机器后面是人),我们哪里是活生生、有感受的人,不过是一张张钞票。只是,购物体验那么差,这样去赚钱。机器,你的爸爸妈妈知道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军事
   第B04版:博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富人群体如何才能不吝慈善
我们是钞票
老人要学会“放下”
崔画传奇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我们是钞票 2014-04-10 2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