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育儿/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早”,决定自闭症孩子的一生
蒋燕清
  蒋燕清

  说到自闭症,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雨人》、《海洋天堂》等影视作品。与其他残障群体不同,自闭症作为精神残疾的一种,仅仅是最近十年才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而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对这个群体的钻研和实践,积累了大量康复案例,并坚持为需要帮助的自闭症儿童家庭提供帮助。从临床上看,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发病,但是等家长们觉得不对劲时往往错过了发病的最早时期。临床科研显示,如果孩子在3岁前能够得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回归”,并经过坚持不懈的科学干预和治疗,80%-90%的孩子都可以回归社会主流。

  十多年前,我接诊过的最早的一批自闭症患儿,其中有几个孩子是1岁多就到我这里接受治疗。如今,他们已经回归社会主流,进入学校和普通孩子一样正常接受教育。其中一位孩子的家长经常跟我通电话,告诉我孩子的近况。

  吴女士是一位漂亮聪颖的女性,她和丈夫在同一家外企供职。儿子小海长得白白净净,五官端正,一副聪明伶俐的样子。然而,小海一岁半时,同龄孩子已经开始说简单句子了,他却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叫他名字,也没有反应;他开始喜欢原地转圈,一口气转二十几个也不晕,开始不知疲倦没完没了地来回跑……吴女士开始发现小海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是怎么回事呢?疑惑中,吴女士带着小海来到了我的诊室。经过详细询问小海的生长发育史和相关检测,我诊断小海患了“自闭症”。

  由于小海的病情发现得相对比较早,还没有错过自闭症的黄金干预期,我为他进行了生物反馈和生物调序治疗,并指导其家人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经过1年多的坚持,孩子的病情就有了明显好转,他会喊“爸爸、妈妈”了,并愿意与亲近的人交流。看到治疗成果的这位母亲激动得泪水直流。如今,这个孩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

  而另一名与小海一同来看病的患儿扬扬,父母带到我这里治疗时已经13岁了,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当我告诉他们孩子来得太晚时,他的父母在我面前痛哭流涕。虽然坚持为孩子治疗和训练了一年,但最终也只能让他学会一些基本生活技能,想让孩子回归学校接受正常教育已经很难了。

  十年前,来就诊的孩子大多在五六岁以上,在学校由老师最先发现。直到近两年,来就诊的孩子年龄才越来越小,大部分是由于家人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落后于正常孩子,经检查才发现原来是自闭症。

  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300万自闭症患儿,平均每10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自闭症,而全球自闭症患者更是已经达到6700万。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自闭症是发育障碍性疾病,孩子不看人,不说话,或说话比别的孩子慢、不理人,逗孩子没反应,情感比较淡漠……家长往往认为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好,但这样的想法,可能耽误孩子的一生。

  如在孩子两岁之前,能够早诊断,早发现,及时给他一些教育训练和医疗干预,这样的孩子差不多都能维持一个相对正常的功能,也就是有的孩子能够上学,甚至部分自闭症的孩子能上大学。如果孩子到5岁以后才发现,康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您的孩子两岁还不会说话,不爱与小朋友玩,而且有一些较为怪异的行为,如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请注意孩子是否患了儿童自闭症。学龄前尤其是2—3岁是自闭症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年龄越小,干预效果越好。

  |相|关|链|接|

  儿童自闭症的判断标准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1种最新的儿童自闭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三、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四、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五、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八、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九、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十、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十一、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自闭症。对这种可疑患儿应该及早转送到有关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阳光天地(154期)
   第A27版:目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记忆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专版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C01版:汽车周刊
   第C02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C03版:广告
   第C04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C05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C06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C07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C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三个“早”,决定自闭症孩子的一生
六一健康
家有“问题学生” 当心多动症
图片新闻
快车来帮忙
育儿信箱
春季,抓住孩子的“黄金生长期”
新民晚报育儿/新民健康A30三个“早”,决定自闭症孩子的一生 2014-04-24 2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