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澐(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区分会常务副会长):“社会化运作、项目化实施”是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分会的慈善工作方针,这是由静安区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静安的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7%以上。在第三产业中,外资和民营企业又占绝大多数,世界五百强中许多知名企业的总部都落户在静安,而国有企业的比例相对比较少。过去主要靠行政化的手段动员捐款的方式在静安很难实行。所以,静安的慈善工作必须走社会化运作,以设计好的慈善项目向企业进行定向的募捐。
记者: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去年分会的成绩如何?
陶澐:去年,分会共募集资金1107.46万元。其中,定向捐赠收入1070.2万元,占年度捐赠总收入的96.64%。这些募集资金都来自社会、企业,来自政府的只有少量办公经费。可以这么说,在“社会化运作”的道路上,静安是做得比较坚决、比较好的。其次,定向捐赠占96%以上,说明“项目化实施”是必然趋势,只有把项目做好、做实,才能吸引更多爱心人士的参与。
记者:“慈善进楼宇”是静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如何才能让慈善的触角延伸到楼宇?
陶澐:我们目前能依托的成熟组织有2009年底成立的“白领驿家”,这是一个白领互动、互助、自治的交流平台,注册会员5万余人,覆盖整个静安区的楼宇。通过“白领驿家”可以聚集起有志于参加志愿服务的白领青年。此外,今年我们将以江宁路上的凯迪克大厦为“蓝本”,在6幢商务楼宇试点“慈善进楼宇”,通过已经进驻楼宇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者和已有的工作站开展服务,比如设置募捐箱,在电子显示屏上播放慈善短片、预告公益活动,或者组织楼宇爱心拍卖会等。
(本报记者 徐轶汝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