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1941年6月,为了阻止德军入侵,苏军在乌克兰西南边境发动反攻——~~~
1941年6月,为了阻止德军入侵,苏军在乌克兰西南边境发动反攻——~~~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941年6月,为了阻止德军入侵,苏军在乌克兰西南边境发动反攻——
血战乌克兰:苏德装甲部队绞杀战
安太
■ 1941年6月下旬,纳粹德军的Ⅲ号坦克在乌克兰平原上大举推进
  近段时间,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该国亲西方政府在国内“武力反恐”,而亲俄力量也动作频频,双方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刚刚收回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也把重兵摆到俄乌边境。有军事专家指出,从历史上看,针对俄罗斯腹地的军事入侵,往往以乌克兰为跳板,在1941年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后,正是由于苏军在乌克兰西南边界地带的坚决抵抗,为苏联的国家动员与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宝贵时间。

  战争阴云

  1941年的世界局势充斥着火药味,纳粹德国已征服大半个欧洲,希特勒把贪婪的目光转向苏联。尽管苏德双方签署有互不侵犯条约,但在希特勒眼里,这只不过是掩护战备的“障眼法”。按照希特勒签署的第21号作战令,550万德军和仆从国军队分为3个集群,向苏联发起突袭,其中,由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被赋予重任,其目标是快速夺取苏联工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接着向北进攻,与白俄罗斯战线的中央集团军群合击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是第17、11、6集团军和第1装甲军,他们拥有1000余辆坦克,并得到1400架飞机的支援,总兵力约83万(含20万罗马尼亚仆从军)。

  其实,苏联对希特勒的谋划早已有所察觉。在乌克兰前线,原基辅特别军区被快速改编为西南方面军,并在乌克兰与德占区接壤的地带部署重兵和技术兵器。可惜的是,苏军的原定策略是“把战火烧向敌境”,因此并未建立良好的防御阵地,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下初战失利。

  就整个西南国境地带而言,驻守在利沃夫至佩列梅什里亚一线的第8机械化军堪称苏联最精锐的部队,该部下辖第12、34坦克师和第7摩托化师,拥有932辆坦克,其中有69辆KV-1重型坦克和100辆T-34/76中型坦克,其余则是老款的BT-5、BT-7和T-26。

  可是,即便这支精锐部队也只是刚由骑兵、步兵、炮兵和装甲汽车学校教导队等单位拼凑起来的。军长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里亚贝舍夫心里很明白,一支良好的机械化部队不能光看装备,还得技战术配合,这一点恰恰是纳粹对手屡屡取得“闪电战”胜利的关键。

  顺便提一下,苏联部署在国境线的部队虽然规模不小,单个装备性能也不比德军差,但由于战备和后勤保障不足,他们大多没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开赴前线

  苏德战争是1941年6月22日凌晨爆发的,就在前一天晚上,基辅红旗歌舞团来到第8机械化军驻地慰问,里亚贝舍夫等将领观看演出,并兴高采烈地与演员们跳了几圈舞。可就在数小时后,军部收到德军全线进攻的警报。

  里亚贝舍夫立即命令各部开赴前线,并通过直线电话请求西南方面军提供空中支援,“把法西斯匪徒消灭在国境线上”。但他没想到的是,纳粹空军抢先空袭了苏军前沿的66座机场,将停在地面的1500余架飞机炸成碎片。至此,前线的苏军完全失去空中掩护。

  尽管开局糟糕透顶,第8机械化军在道路被溃兵和难民堵塞,并频繁受到德军空袭的情况下,仍然实施了长达4天的野外机动和中等规模的反突击,转战400余千米。在付出损失一半坦克和火炮,且燃料消耗大半的代价后,堵住了友邻苏军第5、6集团军之间长达80千米的战役空隙,使德国第1装甲集群无法快速推进。

  6月26日晨,第8机械化军的剩余部队终于在边城布罗迪以北宽约22千米的正面展开,其当面是占据列什纽夫的德国第16装甲师(约140辆坦克)。根据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的要求,第8机械化军的任务是粉碎德国第16装甲师,并前出至普利亚舍夫卡河至别列斯奇科河谷一线。如果能达成作战目标,德国第1装甲集群的侧翼就会暴露在苏军“坦克铁锤”之下,整个西南战线的形势就会发生剧变。

  反攻血战

  6月26日9时,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坦克数量仍占些许优势的苏军第8机械化军所属第12坦克师发起了冲击。但由于战前苏军没有时间进行地形侦察,苏军坦克出发不久就遇到了一条虽然不宽,但两岸都是沼泽的河流。此时重新选择进攻出发地域已不可能,军长里亚贝舍夫只得派出摩托化分队去占领该河北岸,以掩护坦克部队渡河。

  时刻掌握苏军动向的德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配合第16装甲师行动的德国第57步兵师迅速组织起猛烈的炮火急袭,呼啸而来的重炮炮弹摧毁了大量正在渡河的苏军坦克。与此同时,苏军的先头坦克部队也与德军第16装甲师第6连发生遭遇战。随着战斗规模不断扩大,行动缓慢的苏军KV-1重型坦克终于赶到战场。凭借厚重的装甲,KV-1顶着德军的反坦克炮火向前挺进,碾压德军阵地,使前线德军斗志全失。战至16时,德军的抵抗宣告瓦解,苏军宣称消灭2个德军摩托化营,向前推进4-12千米。

  当苏军第12坦克师的攻势取得进展之际,在其右翼的第34坦克师也进展顺利。该师同样凭借KV-1和T-34/76坦克的强大火力和坚固装甲冲开德军阵地,直接威胁德军装甲部队的通道。为了抵御苏军的进攻,德国人将空军配属的88毫米高射炮集中在苏军必经的桥梁附近,击毁了许多没有步兵掩护的苏军坦克(德方宣称摧毁了30-40辆),阻止了苏军的攻势。

  强弩之末

  战至26日深夜,苏联第8机械化军看似在德军战线后方打开了缺口,但由于之前长时间行军和密集战斗,坦克的油料和弹药已消耗殆尽。有鉴于此,里亚贝舍夫冒着被撤职的风险,向西南方面军发出撤退请求。可是,直到27日4时,里亚贝舍夫的撤退请求才被批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3个小时后,就在第8机械化军各部组织撤退时,方面军又发来了新命令:停止撤退,向北转进,于杜布诺-斯莫尔德瓦-佩尔恰一线与德军交战,目的是围歼此时位置过于突出的德军第11装甲师。

  军令如山,第8机械化军不得不“后队改前队”,以第12坦克师的25辆坦克为前导,外加第34坦克师等部队残余的150辆坦克,用最后一点燃料向杜布诺发动攻势。

  德军的反应非常迅速,先前在列什纽夫吃了大亏的第16装甲师奉命紧急驰援第11装甲师,同时龙德施泰特还从第14军抽调了一个师前往增援,仅用几个小时就堵住了苏军的突破口,进而对孤军奋战的第8机械化军实施了反包围。

  在杜布诺郊外,德军频频用几十辆坦克形成突击群,在轰炸机的掩护下发起攻击,缺乏无线电台的苏军却只能靠单辆坦克的火力和装甲优势反击,苏军炮兵甚至用榴弹炮平射打坦克,双方都损失巨大。

  29日,里亚贝舍夫确认继续攻击杜布诺已无可能,终于下令全军突围。途中,他们遭到德军的层层阻击,直到7月初撤过第聂伯河时,第8机械化军剩下的坦克不到10%,残余的装甲车也只剩21%。

  作战评价

  此战中,苏军第8机械化军损失了700余辆坦克,但真正被击毁的坦克仅120辆,其余坦克都是因机械故障和缺少燃料而丢弃。当然,在第8机械化军的反击中,德国人的损失也不轻,遭到重创的第16、11装甲师全部丧失战斗力,坦克和装甲车损失150余辆,百余门火炮被毁,要不是德国空军卖力支援,德军地面部队的损失会更大。正如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尔德所言:“南方集团军群之所以进展缓慢,(很大原因是)当面之敌顽强而有力。”  安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阳光天地(154期)
   第A27版:目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记忆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专版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C01版:汽车周刊
   第C02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C03版:广告
   第C04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C05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C06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C07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C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血战乌克兰:苏德装甲部队绞杀战
美特种部队曾被训练充当“核武人弹”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血战乌克兰:苏德装甲部队绞杀战 2014-04-24 2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