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典型的例子是北京和南京。我们还可以说,一字之差,面目全非,比如说黄瓜和西瓜。华裔美国脱口秀明星黄西介绍自己时,喜欢说,“黄瓜的黄,西瓜的西”,至少撇清了自己和包括“傻瓜”在内所有的“瓜”之间的联系。松露和松茸,也是一字之差,但,既无千里之隔,也无面目全非之虑,它们是亲戚,是同胞,是《水浒传》里阮氏三兄弟那样的关系。
说松茸和松露是兄弟,因为它们都姓松。之所以姓松,主要还是两者都寄生于松树(当然还可能生长于栎树、橡树等);关键是,它们均属于真菌一类,故,“四海之菌,皆兄弟也”。它们同时也是难兄难弟,目前为止,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
如果没有见过松露和松茸的真身,一般人,尤其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在享用它们的时候,相信很难作出区别。仅凭外观,松露好似一个拳头(当然是小巧的),松茸则像似一根手指(当然是粗壮的),虽然这种比方不能算是十分恰当。
而本文标题上的“君”,只是指其中一种“菌”,它叫松茸。
寻找松露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因为麻烦,也为松露的价值体现加了分;寻找松茸同样不简单。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里有一个镜头: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他们要去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胞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为什么卓玛他们单拣凌晨3点出发?等天亮不行吗?
这里有一点讲究:松茸一旦突出地面并张开蕈伞,其香气就会大量逸失,吃起来的味道也会变差,经济价值自然大幅滑落,因此,松茸的采集必须在松茸刚露头的时候就连根挖出,时不我待;还有,松茸保鲜期只有两天,采集松茸必须踏准节点,及时起出,这样,商人们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加工,保证24小时之后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上。
法国人可以看不起中国松露,但不能看不起中国松茸:首先是法国几乎没有;其次是松茸比之松露,在营养价值等各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欧人把松露吹得神乎其神,实际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一个字:少。其他嘛,可以说都在讲故事。
我们笼统地把松茸的身世摸一下,手不免要发些软——太厉害了:
第一是少。以我国为例,鲜松茸的平均年产量仅为2000吨,其中优质松茸不足1000吨,全部加工成干品约为60吨,比冬虫夏草的产量少得多。特别是长度超过16厘米的松茸不足1吨。我国香格里拉是全球松茸产区中产量最高的,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这样推算下来,松茸虽说在总产量上超过松露,但顶级品的数量要比顶级白松露(年产5吨)要少。
第二是营养丰富。它含有18种氨基酸、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49种活性营养物质、5种不饱和脂肪酸、8种维生素、2种糖蛋白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活性酶。
第三是保健功能突出。它含有双链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抗癌物质松茸醇,这三种活性物质,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天然药用菌类,对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增强肠胃功能,保护肝脏等,都有实实在在的作用。尤其是,它的抗癌作用: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或诱导肿瘤细胞自行凋亡,更是让医学专家惊呆。
松茸最富神奇色彩的一件事是:日本,经受原子弹打击之后,能在一片废墟上生长出来的物种,只有一个——松茸。所以,日本人对它很崇拜,研究也深入。有专家甚至认为,日本之所以癌症转化率和病死率世界最低,跟他们把松茸用于防癌治癌上的执著,有直接的关系。
松茸是亚洲地区的特有品种,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香格里拉、楚雄、延边、台湾等地区。我国香格里拉产茸区,是三十年的出口冠军。那么,它们大多数出口到哪里呢?日本!我有个朋友,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某个不小的国家单位单位;不就,于是下海,专事对日出口松茸之类的农产品,为此掘到了第一桶金,如今身价几千万。我曾对他开玩笑:“你这是在做‘稀土’生意,国人吃不到,怪不得癌症患者数量居高不下。”他则从容以对:“所以呀,我这不是洗手不干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