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2: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刚需唱主角的市场不需要噱头
  今年,企业界的关键词绝对是“互联网思维”。

  这样一个有着无限解读可能的抽象词汇,为何令一群务实的业界人士痴迷?

  其实很简单,首先,随着互联网领域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使得整个互联网大潮势不可挡,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几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次,传统行业客观上也处于一种“创新乏力”的窘境,时刻面临着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冲击。因此,“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也就火了起来。

  于是,短短一年内,“互联网思维做房产”、“互联网思维做电视”、“互联网思维做手机”等词汇频频被曝光。还记得马云和王健林的一亿赌局吗?近期,刘强东和张近东也在打赌,这些都给“互联网思维”做足了广告。

  有这样一种说法,这种“互联网思维”当下似乎已经改造了煎饼果子、改造了牛腩、改造了内衣、改造了电视、改造了众多传统行业。

  万科的“事业合伙人”或许是当下地产界运用“互联网思维”最成功的案例,但有多少房企真的能深入理解“互联网思维”?

  当前,一些房企正是通过制造一系列争议性话题、轰动性事件,促成产品在媒体、社交网络的不断渗透,实现大范围传播。通过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运作培育了大量“粉丝”,不管产品好坏,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产品也会被接受。这就是互联网“病毒式”传播的本质。

  与此同时,企业的品牌部时不时在社交网络上讨好粉丝,保持全方位、高频率的互动。事实上,当“互联网思维”越来越热的时候,用户越需要冷静,因为真正好的产品,应该体现在品质上而不是“吆喝”上。

  尤其是对于刚需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产品的实用性来保证高性价比,而不是所谓的与互联网合作的“噱头”。

  同样,无论是新兴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是无法取得长远发展。信息时代,思维的改变是必要的,但“互联网思维”并非唯一出路。互联网既为房企提供了危难之际的解决之道,同时又带来了压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4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5版:“海上最美家庭”巡礼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专版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专版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互联网这出戏 房企还应更“走心”
刚需唱主角的市场不需要噱头
新民晚报地产资讯/新民楼市B22刚需唱主角的市场不需要噱头 2014-06-12 2 2014年06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