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观点·动态/文娱圈
     
本版列表新闻
夏季音乐节遭遇大雨临时“转场”~~~
夏季音乐节遭遇大雨临时“转场”~~~
夏季音乐节遭遇大雨临时“转场”~~~
夏季音乐节遭遇大雨临时“转场”~~~
     
2014年07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季音乐节遭遇大雨临时“转场”
上交音乐厅“意外”启用
杨建国
  本报讯(记者 杨建国)由于天雨,昨晚原定浦东双辉广场举行的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临时“转场”到复兴中路上的上交音乐厅。指挥家余隆说,这是上交音乐厅正式启用前的“非正式音乐会”,但听众都明白:这台音乐会既盛邀国内外名家参与、上交又为演奏班底,门票更是公开出售,毫无疑问是上交音乐厅被“意外”启用的首场正式交响音乐会(见图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显然,抢了“鲜头”之后,上交音乐厅原定9月的开幕,只能算作启动新乐季了。

  音乐会等到从浦东赶来的听众基本到齐后才开始,此时已是晚上8:40。虽然夜已深,人颇倦,但大多数市民对“意外”成为上交音乐厅交响音乐会的首批听众,还是抱着兴奋的心情。首支乐曲是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选曲《第一圆舞曲》,也许余隆习惯激情挥棒,乐队的音量很大。坐在尚未积累共振磨合记忆的音乐厅内,明显感到乐声少了些滋润和光泽。但是,当小提琴家文格洛夫演奏时,独奏的弦乐声却显得相当饱满,甚至坐在后排也能清晰听到弓弦的摩擦细节。大提琴家王健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也同样如此,独奏的音响效果明显优于乐队,只是在轻柔的慢板乐段,乐队的中低音才能分出层次。

  看来,乐队要适应新音乐厅的演出环境,需渐渐调整演奏习惯,而指挥更要增加排练时间,细细揣摩挥棒力度,如果再一味激情表演,在这个音乐厅内只能制造一片混沌的音响效果。当然,听众也可能要慢慢适应这个音响延迟时间稍长的音乐厅环境。昨晚的音乐会还取消了中场休息,在女小号演奏家艾莉森·巴尔松奏响陈其钢新作《万年欢》之后,谭盾指挥乐队演奏他的《隆里格隆》,在场内掀起了一阵高潮。据他讲述,这首新作为余隆生日而写,听众可随之哼唱或用微信下载的录音相伴。仔细一听,录音是谭盾本人哼唱的“隆里格隆”,音准欠佳的哼唱融入乐声颇有杂音之感。音乐会的最后,钢琴家李坚与乐队演奏了约翰·威廉姆斯的新作《谐谑曲》和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到最后的音符落下时,时针已指向了深夜11:05。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角
   第A10版:新视角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观点·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户外演出不妨搬回室内
上交音乐厅“意外”启用
“现在的感觉就像初恋”
家长里短都有戏
新民晚报观点·动态/文娱圈A12上交音乐厅“意外”启用 2014-07-05 2 2014年07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