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大势所趋
美国最高法庭出庭律师张军表示,去年“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双方承诺尽最大努力在法定生效日前,就FATCA的实施达成协议。两国日前签署草案,实际上是对合作的一种延续性工作,也意味着双方今后将对协议的细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谈判。“正式签约涉及的条款将非常复杂,在此之前双方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FATCA刚推出时,曾被外界批评为美国的“霸王条款”,也是迄今为止美国法律域外管辖权,在税收征管领域最大范围的延伸。不过,张军认为,规范账户、加强监管,毕竟是大势所趋。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与美国进行合作、分享信息,有助于防止偷税漏税,掌握移民动向,控制资金外逃,打击经济犯罪,实现双赢。
目前以英国为首的九国率先与美国签署协议,寻求实质性互惠,另有近百个国家正在洽谈之中。随着FATCA法案全球推广,居民海外账户信息将更为透明。张军认为,中美作为当今世界头两号经济强国,合作空间巨大,但障碍也不少。“仅仅就技术层面而言,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需要两国政府密切合作,体现诚意。”
服务国家利益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及中国社科院今年1月联合公布的调查数据:2011年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600万元的中国人在国内拥有约33万亿元的资产,其中2.8万亿的资产已经转移至海外,约占中国2011年GDP的3%,而美国是他们最青睐的目的地。
张军表示,单从金融领域而言,中国公民在美开设的账户数量要远远超过美国公民在华开设账户数。因此中美签署FATCA草案对中国而言,“至少肯定不会亏。”不过,中美双方在正式签署协议时,肯定会各自将金融领域交换信息置于两国关系的大背景之下。“简单来说,双方的行动都会服务于各自国家利益,而不会只是金融合作。”
张军举例说,目前与美国签署协议的国家分为两种类别。一是金融机构无需经过政府,直接将相关信息报给美国;二是金融机构先将信息上报本国政府,随后由本国政府再转交给美国。从目前情况看,中美合作有可能采取第二类模式。“到时候双方肯定会存在各自对掌握信息进行管控的可能。”
在美国FATCA法案的强力推动下,FATCA法案还有望成为一项国际性的多边合作机制,或将演变成金融机构必须遵守的一项新义务。作为G20之一的中国已经同意了这一提议,在加入G20的FATCA协议后,中国将能获得更多的纳税信息。
震慑多于实效
中美携手金融信息合作,“裸官”是否再也难以遁形?对于外界非常期待的FATCA 法案将给中国目前的反腐风暴带来帮助,张军表示谨慎乐观。“中美目前尚未正式签署相关协议,具体细节如何还有待观察。”
美国权威反腐专家魏德曼之前发文认为,中国和美国税务当局以及反腐败机构之间的强大合作,将会加强双边的执法机制和威慑力,“找出谁把钱存在了什么银行,这无疑对于抓捕贪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张军表示,找出钱存哪是第一步,接下去需要其他的法律配合才能实现反腐的目的,目前的FATCA 法案只是一个税务法案。
另外,FATCA 法案也有其局限性。根据协议内容,美方承诺提交的账户对象为“协议签署国的居民所持有的美国金融账户”,也就是说,如果“裸官”的家属已经入了美国籍,或持绿卡长期在国外居住,并不属于要公开的账户对象。只有当公民身份是中国居民,且在美国金融机构内有资金时,我国才会得到美国的通报。
另外,“裸官”的账户信息也不太可能是其全部资产,包括房产等不动产的信息并不在该协议范围内。不过,张军认为,无论如何中美签署FATCA 法案对于“裸官”、“贪官”而言,都将具有十分强大的震慑作用。“随着中美之间合作的深入,反腐层面上随之而来的利好是可以预期的。甚至,将来中国也可能推出自己版本的FATCA 法案。”驻美记者 徐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