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新民资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暑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樊丽达 施捷
  近日有媒体报道,46岁的马拉松跑步爱好者、某集团董事长在长跑中因中暑突发晕厥,经送医后诊断,因患热射病(重度中暑)而导致死亡的消息,大家深感惋惜的同时,也更加关注这个耳熟能详的医学名词——中暑。

  医学上的中暑(高温综合征)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液过度丧失或由于散热机制衰竭出现高热所发生的一系列热损伤疾病。高温、高湿、通风不良以及个体因素(如肥胖、高龄、从事大运动量或本身有心血管、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的人群)等都是诱发中暑的因素。其临床可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冒冷汗、类似于急腹症的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休克、心力衰竭等。

  在所有临床表现中热射病是最凶险的,它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两种,这位董事长属于第一种,这种病多见于体育运动员中,即长时间高强度剧烈运动后容易发生。按病情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前两种通过休息、补水和治疗基本可恢复正常,如果出现重度中暑且长时间没有恢复,其死亡率高达80%,即使幸存也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

  据东方医院急诊内科主任白建文介绍,目前他们已接诊中暑患者40余名,其中青年患者主要是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头痛、头晕;老年或高龄患者大多表现为发热或呼吸道感染导致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如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血糖较平常明显升高或原有脑血管后遗症患者出现意识改变或障碍。他提醒说,有很多中暑患者不一定是在室外活动或工作的人,不一定伴有高热,有很多中暑的人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人或高龄者。

  白主任建议那些喜欢运动的人,运动时最好避开一个危险值:气温超过32℃、湿度超过60%。因为这种情况下,发生热射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另外,某些高温作业环境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改善劳动环境防暑降温,或者加强热适应训练,让机体可以逐步适应高热环境,尽可能避免中暑。如出现中暑,要立即停止运动或工作,先挪到阴凉地方,解开衣服,体表暴露,有条件的话用风扇和空调吹,冷水擦拭身体,补充盐水,同时还要测量体温,观察患者神志,如果降温效果差或者患者昏迷不醒,要立即送往医院。

  通讯员 樊丽达 记者 施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特别报道
   第A07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艺文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联通用户坐公交可以刷手机了
中暑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成人高校招生咨询 周末举行
体彩公告
新建变电站 保障用电
中国福利彩票
上海天气预报
今日黄金·外币牌价
长三角城市天气预报
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新民晚报新民资讯A12中暑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2014-08-06 2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