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园 大同小异
市民汪先生向本报反映,近日他去长风公园游玩,看到有20多艘游船正在银锄湖中荡漾,无论是脚踏船还是电动船,船上都配备了救生衣,但实际穿救生衣的游客却是“凤毛麟角”。救生衣成摆设,园方为何“无动于衷”?
记者来到长风公园,这家公园水面积达14.3万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的综合性山水公园。水面宽阔的银锄湖边,有五六个脚踏船、电动船游艇码头,几乎都已“客满”。船上的乘客既有一家三口,也有年轻情侣,还有不少小朋友。每条小船上都有救生衣,但许多橙色的救生衣被挂在游船遮阳棚的铁杆上,远远望去,真像一面面旗帜挂在船上。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山公园里。中山公园的湖泊面积比长风公园小了许多,就一个游船码头,近十条电动游船。记者看到,弯弯曲曲并不宽敞的人工湖里,几条游船在开动,但没有看到一个游客是穿救生衣的。
不以为意 险象环生
有救生衣为何不穿?记者找几名乘客聊了聊。很多人都说,这些救生衣前后都有泡沫材料作为内衬,本来天气就热,穿上这么一件厚厚的救生衣,又闷又热,谁愿意?而一些外地来沪者更是觉得记者大惊小怪:在农村里,大人小孩经常在河里玩耍,在公园里这么小的人工湖里划船有什么危险?
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了解到,长风公园银锄湖水深处约有2米,本市一些水域面积较小的公园,人工湖水深一般也有1.5米。本市部分公园就曾发生过溺亡事件。
用心良苦 公园无奈
记者从几家公园了解到,游客不愿穿戴救生衣的情况非常普遍,但园方也十分无奈,只能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醒游客乘船时应穿戴救生衣。
在长风公园几个码头的售票处,记者看到墙上都贴有《乘客游船须知》,其中第三条就是要求“乘船时请穿戴好救生衣,成年人必须看护好小孩,切勿相互碰撞和打水嬉闹”。在公园电动码头入口处,还有一条几米长的横幅,用醒目的大字提醒乘客:“注意乘船安全,上船穿好救生衣。”每当有乘客上船,工作人员都会给每位乘客配备救生衣,并提醒游客穿上,但公园的良苦用心却没有引起乘客重视,这些救生衣都被搁置一边。
高温酷暑,游船乘客增多,有关部门和公园管理方呼吁,为了确保自身生命安全,请市民在游船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上船穿好救生衣。 本报记者 陈浩